济南市平阴县
文旅融合风帆劲 文化惠民润心田

在平阴县开启难忘的“玫”好之旅
点击查看原图 在家门口感受传统戏曲之美,在泉城书屋泛舟书海之中,在山乡民宿静享田园时光,在人头攒动的商超夜市探寻美食、品尝人间烟火,在精心打造的特色景区开启难忘的“玫”好之旅……今年以来,济南市平阴县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澎湃动力,切实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光焕发、文化惠民利民的新图景。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杜天宇 通讯员 赵青山 王哲庆
文旅融合绘新景 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阴县紧扣深度融合要求,拓宽发展思路,深化项目赋能,不断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扎实推进洪范池镇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东阿镇南坛村“济南市民宿集聚区”建设,以九汇湖民宿为依托,实施南坛共创社建设项目,涵盖农业技术培训、特色餐饮服务、旅游商品销售、研学实践体验等多元业态,全力构建功能完备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玫瑰镇南、北泉村依托兴隆泉建设9套民宿,打造“你好,那麓湾”新型旅居生活社区,为乡村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加快景区“提质焕新”进程。泉福小江南商业步行街项目初见雏形,东阿古镇文化遗址景区福牌阿胶品牌营销中心项目进入试运营。福牌阿胶文化旅游区升级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新建改造旅游厕所,加强景区停车场建设,完善停车管理系统和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优化景区道路,提升游客通达便利性。升级改造中国阿胶博物馆,新建“福从天降”、百草园、百福园、“古城缩影”、老作坊拾遗等景点,打造AI智慧工厂,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阿胶“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综合文化体验。特色文旅项目扎实推进,黄河玫瑰庄园项目全面推进,观光道路配套、打卡标识及公共露营区建设基本完成,30余间特色石制民宿动工建设。景观置石、雕塑壁画、腐木栈道、休闲驿站等附属设施加速推进。“女神一号”旅游路翟庄驿站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内部功能分区、室外公共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周边环境正在有序提升。
与此同时,平阴县强化宣传推介,持续提升文旅影响力。成功举办“乡村好时节·平阴好滋润”2025文旅推介会,邀请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市文旅联合会及周边区县文旅负责人、重点旅行社、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参加活动,发布玫瑰有约风情游、黄河风貌观光游、乡村古韵品味游、齐鲁泉乡休闲游、民俗文化体验游、工农融合研学游六条主题旅游线路。制作发布五一、国庆假期平阴文旅游玩攻略和宣传视频,强化媒体互动,吸引外地游客来平阴旅游消费。深化交流互鉴,加入鲁豫沿黄县域旅游协同发展联盟,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协同发展。加强槐荫区、天桥区、东阿县文旅局战略合作,携手推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搭建坚实桥梁。
服务延伸到基层 文化惠民有温度
平阴县始终坚持惠民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10余场次,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聚焦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平阴县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举办“人间烟火处共赴团圆年”2025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4大类11项重大文化活动引发市民广泛参与和好评。举办书法、绘画、剪纸、模特舞、广场舞、合唱团、老年古典舞等文化文艺公益培训,组织开展平阴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皮影世界,感受非遗魅力”等非遗进基层活动。10场济南市儿童剧院《我和我的影子》进学校公益演出、济南京剧院戏曲8场进校园活动演出,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艺术兴趣。乡村好时节“舞动花乡·村歌嘹亮”争霸赛,点亮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积极推动公共阅读空间数量品质双提升,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图书馆积极对接上级资源和筹措资金,上架新书2.3万余册,争取泉城书房建设指标一家。聚焦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举办陶启文明—馆藏陶器精品展、千古印记—县博物馆馆藏石刻展、千年墨韵——历城区碑刻拓片艺术展、文化传承·非遗焕新平阴县非遗手造艺术作品展、泺上缥缃·萃蕴传真—市图书馆再造古籍文献展、“诗韵墨香”闫兴林国画艺术作品展等多个展览。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粽情端午·童趣文庙”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等研学活动6期,接待到馆研学青少年1000余人次。博物馆每周免费开放42小时以上,上半年接纳观众4万余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点赞与欢迎。
聚力文旅融合,逐梦“诗和远方”。下一步,平阴县将持续聚焦文旅资源,强化品牌矩阵,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奏响文旅产业发展的华彩乐章。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杜天宇 通讯员 赵青山 王哲庆
文旅融合绘新景 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阴县紧扣深度融合要求,拓宽发展思路,深化项目赋能,不断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扎实推进洪范池镇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东阿镇南坛村“济南市民宿集聚区”建设,以九汇湖民宿为依托,实施南坛共创社建设项目,涵盖农业技术培训、特色餐饮服务、旅游商品销售、研学实践体验等多元业态,全力构建功能完备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玫瑰镇南、北泉村依托兴隆泉建设9套民宿,打造“你好,那麓湾”新型旅居生活社区,为乡村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加快景区“提质焕新”进程。泉福小江南商业步行街项目初见雏形,东阿古镇文化遗址景区福牌阿胶品牌营销中心项目进入试运营。福牌阿胶文化旅游区升级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新建改造旅游厕所,加强景区停车场建设,完善停车管理系统和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优化景区道路,提升游客通达便利性。升级改造中国阿胶博物馆,新建“福从天降”、百草园、百福园、“古城缩影”、老作坊拾遗等景点,打造AI智慧工厂,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阿胶“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综合文化体验。特色文旅项目扎实推进,黄河玫瑰庄园项目全面推进,观光道路配套、打卡标识及公共露营区建设基本完成,30余间特色石制民宿动工建设。景观置石、雕塑壁画、腐木栈道、休闲驿站等附属设施加速推进。“女神一号”旅游路翟庄驿站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内部功能分区、室外公共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周边环境正在有序提升。
与此同时,平阴县强化宣传推介,持续提升文旅影响力。成功举办“乡村好时节·平阴好滋润”2025文旅推介会,邀请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市文旅联合会及周边区县文旅负责人、重点旅行社、媒体代表等120余人参加活动,发布玫瑰有约风情游、黄河风貌观光游、乡村古韵品味游、齐鲁泉乡休闲游、民俗文化体验游、工农融合研学游六条主题旅游线路。制作发布五一、国庆假期平阴文旅游玩攻略和宣传视频,强化媒体互动,吸引外地游客来平阴旅游消费。深化交流互鉴,加入鲁豫沿黄县域旅游协同发展联盟,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协同发展。加强槐荫区、天桥区、东阿县文旅局战略合作,携手推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搭建坚实桥梁。
服务延伸到基层 文化惠民有温度
平阴县始终坚持惠民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10余场次,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聚焦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平阴县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举办“人间烟火处共赴团圆年”2025年春节期间文化活动,4大类11项重大文化活动引发市民广泛参与和好评。举办书法、绘画、剪纸、模特舞、广场舞、合唱团、老年古典舞等文化文艺公益培训,组织开展平阴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皮影世界,感受非遗魅力”等非遗进基层活动。10场济南市儿童剧院《我和我的影子》进学校公益演出、济南京剧院戏曲8场进校园活动演出,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艺术兴趣。乡村好时节“舞动花乡·村歌嘹亮”争霸赛,点亮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积极推动公共阅读空间数量品质双提升,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图书馆积极对接上级资源和筹措资金,上架新书2.3万余册,争取泉城书房建设指标一家。聚焦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举办陶启文明—馆藏陶器精品展、千古印记—县博物馆馆藏石刻展、千年墨韵——历城区碑刻拓片艺术展、文化传承·非遗焕新平阴县非遗手造艺术作品展、泺上缥缃·萃蕴传真—市图书馆再造古籍文献展、“诗韵墨香”闫兴林国画艺术作品展等多个展览。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粽情端午·童趣文庙”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等研学活动6期,接待到馆研学青少年1000余人次。博物馆每周免费开放42小时以上,上半年接纳观众4万余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点赞与欢迎。
聚力文旅融合,逐梦“诗和远方”。下一步,平阴县将持续聚焦文旅资源,强化品牌矩阵,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奏响文旅产业发展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