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18日在滕州开幕

百余名专家学者共话科技与人文

        商报济南消息 10月13日,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济召开,会议通报了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相关情况,据悉,目前,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10月18日在滕州市开幕。
  
  本次节会的主题呈现出紧扣时代脉搏的特点。据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璐介绍,本届研讨会立足文化传承、时代追求和现实需要,将“‘四大全球倡议’视野下墨子鲁班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融合发展”作为核心议题,同步设置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墨子鲁班的科技成就与当下中国科技强国追求、“兼爱”“善文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等8个分议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为在交流中实现思想互补与精神共融,本节会高规格邀请了120余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人文与自然科学学者、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共同研讨,目前已收到相关论文112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监事长孙小淳等国内外嘉宾、知名专家学者将分别结合研讨会主题作主旨演讲。
  
  据悉,此次活动架构可概括为“5+6”,包括节会开幕式、中国墨子学会会长会议、研讨会全体会议、主旨演讲和墨子鲁班文化、善文化分组研讨在内的五场主要会议和纪念墨子诞辰2505周年活动、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首展、全国城市主导产业职业技能竞赛、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展等六项主题活动。
  
  谈及本次节会的显著特点,刘晓璐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在拓宽视野方面,今年首次将墨子鲁班文化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发展背景下进行探讨,同时,设置了“墨学对人文与自然科学融通的启示”等跨学科议题。

  “我们希望通过推动多领域精英人士同台对话,形成从问题导向到理论支撑,再到实践应用的完整闭环,为处理当代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提供宝贵思想资源。”刘晓璐介绍,此次前来参会的各领域嘉宾将全程参与分议题研讨,围绕“墨家科技观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墨家人文与自然科学融通的当代价值”等方向建言献策。
  
  节会还精心设置了两大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分议题。一方面是系统梳理墨家“节用”“节葬”思想中包含的崇俭抑奢、廉洁自律精神,另一方面是研究墨子“兼爱”思想与中华“善文化”的融合,拓展在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方面的时代价值。此外,节会还在活动安排上进行了持续创新。

  “我们在纪念墨子诞辰2505周年活动中特别设置了《墨子·千秋颂》名言诵读等大众参与环节;增设了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首展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展两大展会。”刘晓璐用具体案例说明了本次节会在内容方面的创新。
  
  刘晓璐表示,滕州希望通过此次节会推动墨子鲁班文化更好地走进大众、贴近生活,让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