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排查不停歇、服务不打烊

济南水务故障处置“零感知”

济南水务集团构建起全链条智慧供水保障网,让市民假期用水“无忧”
点击查看原图
        国庆假期,市民出行与居家活动叠加,用水量呈现“早晚高峰凸显、日间波动较大”的特点,稳定安全的供水成为保障假期生活品质的关键。济南水务集团依托AI智能控制系统、二次供水智慧平台、水质双监测体系及智慧抢修调度系统,从制水源头到管网末端,构建起全链条智慧供水保障网,用科技与坚守守护市民假期用水“无忧”。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24小时精准调控保供需

  10月1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济南水务集团凤凰路水厂,实地探访假期制水保障工作。经过智慧化改造,这座水厂已依托AI技术装上“智慧大脑”,覆盖原水取水、加药混凝、沉淀过滤、清水消毒全环节,实现制水全自动化运行。
  
  据济南水务集团凤凰路水厂值守人员马腾介绍,国庆假期期间,凤凰路水厂在正常倒班人员基础上,确保平均每天有两名值班人员不间断值守。与以往假期不同,经过智慧化改造后,车间人员无需将大量精力投入加药量调控、设备开停机等繁琐工作,而是能更多聚焦水厂全面感知,专注高品质供水保障。
  
  在水厂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值班人员正通过屏幕实时监控各项数据。马腾介绍,水厂已实现智能加药、智能加氯、智能配泵、智慧巡检四大核心智慧化功能。其中,智慧巡检系统采用“数字孪生+线下巡检”双模式,相较传统巡检,频率缩短50%,效率提升80%;智能加药系统的应用,不仅减少15%药剂使用量,还实现水量和水质稳定,同时达到节约用电和用药的效果;智能配泵系统可自动调节水量与水压,以水厂运行单耗最低为目标,在满足城市需水量、扬程要求的前提下,自动协调多泵使用,以往假期需多人值守配水泵房、手动调节设备,如今系统能根据用水峰谷自动启停设备;针对传统加氯存在的滞后性问题,智能加氯系统依托智慧水厂平台,让车间人员无需频繁调整加药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整个制水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实时监控原水水质、反应池絮凝效果等关键参数,系统会根据水质等环境因素变化,自动调节药剂投放量等工艺细节,无需人工频繁干预,确保出厂水始终达标。”马腾说道。

  守护供水“最后一公里”

  在保障制水源头稳定后,济南水务集团将智慧化保障延伸至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环节。依托二次供水智慧运维平台,济南水务集团实行24小时不间断保障,让居民假期用水更安心。
  
  济南水务集团城南分公司副经理于洋介绍,为确保市民假期用水安全,集团在假期前夕便提前部署、主动作为。借助二次供水智慧运维平台,对全市范围内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开展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平台搭载的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实时、精准监测各个小区二次供水水箱的水位、水压等关键参数,从源头把控供水安全,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为假期期间稳定供水筑牢第一道防线。
  
  假期期间,集团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化系统,在后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时刻关注智慧平台反馈的各项数据信息。该负责人表示,一旦监测到水箱水位异常等突发情况,集团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对于部分可远程操作的问题,如水位偏低,工作人员会立即远程启动补水程序;若出现水质轻微异常,远程清洗程序也能及时介入。对于需要现场处理的故障,会第一时间联系专业维修人员,以最快速度上门检修,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用水的影响。
  
  同时,为进一步保障供水稳定,济南水务集团在假期前提前对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部件。正是这些提前的准备和细致的工作,让居民在假期中无需关注烦琐的运维过程,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到稳定、优质的供水服务。

  守住市民饮水安全底线

  对于市民而言,水质安全尤为重要。10月6日,记者走进济南水务集团水质监测中心,探访这里如何守护饮水安全。国庆期间,中心启动强化保障模式,依托“在线监测+实验室检测”双体系加密监测频次,构建起水质安全“双保险”。

  “济南水务集团水质安全保障的核心,是‘在线监测+实验室检测’双体系的协同作战,二者优势互补,形成坚实安全防线。”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于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线监测体系实现实时预警。中心在原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等关键节点,布设75套自动化水质在线设备,24小时不间断监测余氯、浊度、pH值等关键指标。所有数据实时传输至水质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化监控与动态分析,可快速定位数据异常、处置潜在风险,通过智慧化分析落实主动防护。

  实验室检测体系承担权威溯源职责。在线监测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实验室则开展深度检测与权威判定。假期期间,实验室检测频次提升、范围扩大,李文瀚、高文海等十余位水务人员每日奔赴重点区域采集水样,返回后依据国家标准运用高精度仪器开展分析,确保每项水质数据准确可靠,守住供水安全底线。

  故障处置实现“零感知”

  10月7日,记者在供水管网抢修现场看到,济南水务集团市政管网公司(二公司)抢修队伍正用“带压开孔、不停水接驳”技术开展作业,全程未影响周边居民用水。国庆期间,这支队伍依托“智慧抢修调度系统”累计处置故障30余起,90%实现不停水维修,以“无声速度”达成故障处置“零感知”目标。
  
  故障处置的高效,源于智慧化体系的支撑。全城布设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压力、流量,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可通过管网GIS地图在数分钟内锁定故障点,自动生成工单派至最近抢修小组,实现“发现-研判-派单”全自动化。“我们有两大核心不停水技术应对不同场景。”济南水务集团普利市政管网公司张明介绍,“钢管维修气锤捻缝带压堵漏焊接法”曾在刘长山路DN1600管道漏水事故中缩短一半维修时间;“强磁堵漏块技术”10秒即可完成抢险,能承受10公斤压力,可重复使用15次。

  “抢修人员放弃休假,用‘辛苦指数’换市民‘幸福指数’。”济南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王秋昇说,队伍始终践行“民生无小事”宗旨,抢修后还会持续监测区域水压确保质量。截至目前,济南全市供水管网运行稳定,市民用水未受明显影响,为祥和假期提供了坚实供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