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寒露不“露” 养收有术

        10月8日,我们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时节,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过渡,具有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等特点,此时需注重滋阴润燥与保暖养生。
  
  中医讲究“秋冬养阴”,因此,此时滋阴润燥很重要。润燥可以多吃梨,还有芝麻,别看它小小一粒,养生功效可不小。芝麻糊那是又香又营养,喝上一碗,感觉全身都暖洋洋的。不过,像辛辣、油炸食物需要少吃,避免身体里的“小火苗”乱窜。
  
  寒露之后,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晚上睡觉要注意保暖,别让寒气偷偷钻进被窝“捣乱”。早晨起床也别太着急,先在床上伸个懒腰,唤醒全身的细胞。白天出门记得添件衣服,尤其是要保护好脚部。中医说“寒从脚起”,脚要是受凉了,就像给疾病开了个“方便之门”。不妨穿上厚袜子、保暖鞋,让脚也过个“温暖的秋天”。
  
  寒露时节,运动就像给身体加了个“活力引擎”。但运动也得讲究度。散步、太极拳这些运动就比较适合秋冬季。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秋天的美景,心情舒畅身体好。打太极拳,感受着身体的一呼一吸,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完不要着急脱衣服,避免着凉感冒。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万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