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为“引擎”,赋能港航供应链
山东港口加速迈向“第五代港口”

山东港口(资料图)

商报济南消息 加速迈向更加数字智能、更为绿色低碳的“第五代港口”,解决客服效率低、资源协同难、物流追踪难等痛点,方舟TaaS(Trade as a Service)大模型,是山东港口集团(简称“山东港口”)近期顺应港航智能化发展、创新港口服务模式的重要成果。
“以前订船舱就像‘开盲盒’,价格不透明,方案选择少。现在通过山东港口方舟TaaS大模型,输入出发地和目的港,使用集装箱出口路线规划和智能比价功能,就能自动生成最优方案。”近日,青岛跃海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航线经理薄其强表示,作为首批用户,不仅节省了一大笔物流成本,更感受到了港口物流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所带来的行业价值链重构。
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筹建团队成员、大模型项目建设负责人卫静远告诉记者,团队对司机、货代、船公司等一线从业者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大模型技术整合港口多年积累的运营数据,推出“智行问价”“智能跟踪”等模块,实现运价实时测算、货物轨迹实时追踪等实用功能。
而方舟TaaS只是山东港口以人工智能推动港口全链条数智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凭借着横跨黄渤海、涵盖21个港区、拥有370余个生产泊位的丰富应用场景和广泛项目基础,山东港口大力开展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港口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早在组建伊始,山东港口就把“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作为首要战略定位,发布《智慧绿色港顶层设计方案》《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构建“智慧大脑、智慧服务、智慧管控、智慧生产、智慧装备、智慧基础”六大要素体系,提出“数字世界一流港口,物理世界一流体验”的愿景目标,推进业务变革、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全面引领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浪潮。
经过多年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沉淀,山东港口已具备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良好条件,在“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生态”等核心要素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布局分布式算力框架,建设“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搭建计算资源“一朵云”、信息传输“一张网”;建设数据中台底座,成立港口大数据中心及数据资产公司,聚合全域场景数据;打造“山港云视”行业首个AI赋能中心,拥有自主研发的港口AI算法40余个。
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领域的融合应用,今年2月,山东港口正式发布《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山东港口将通过融合智能思维链、港航业务链和生态数据链,构建起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体系框架,围绕8大类业务领域,细分至60余个具体场景,全面进行模型赋能。据山东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山东港口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引擎,持续提升港口“含新量”,加速迈向更加数字智能、更为绿色低碳的“第五代港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姮 见习记者 张恒
“以前订船舱就像‘开盲盒’,价格不透明,方案选择少。现在通过山东港口方舟TaaS大模型,输入出发地和目的港,使用集装箱出口路线规划和智能比价功能,就能自动生成最优方案。”近日,青岛跃海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航线经理薄其强表示,作为首批用户,不仅节省了一大笔物流成本,更感受到了港口物流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所带来的行业价值链重构。
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筹建团队成员、大模型项目建设负责人卫静远告诉记者,团队对司机、货代、船公司等一线从业者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大模型技术整合港口多年积累的运营数据,推出“智行问价”“智能跟踪”等模块,实现运价实时测算、货物轨迹实时追踪等实用功能。
而方舟TaaS只是山东港口以人工智能推动港口全链条数智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凭借着横跨黄渤海、涵盖21个港区、拥有370余个生产泊位的丰富应用场景和广泛项目基础,山东港口大力开展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港口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早在组建伊始,山东港口就把“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作为首要战略定位,发布《智慧绿色港顶层设计方案》《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构建“智慧大脑、智慧服务、智慧管控、智慧生产、智慧装备、智慧基础”六大要素体系,提出“数字世界一流港口,物理世界一流体验”的愿景目标,推进业务变革、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全面引领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浪潮。
经过多年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沉淀,山东港口已具备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良好条件,在“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生态”等核心要素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布局分布式算力框架,建设“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搭建计算资源“一朵云”、信息传输“一张网”;建设数据中台底座,成立港口大数据中心及数据资产公司,聚合全域场景数据;打造“山港云视”行业首个AI赋能中心,拥有自主研发的港口AI算法40余个。
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领域的融合应用,今年2月,山东港口正式发布《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山东港口将通过融合智能思维链、港航业务链和生态数据链,构建起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体系框架,围绕8大类业务领域,细分至60余个具体场景,全面进行模型赋能。据山东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山东港口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引擎,持续提升港口“含新量”,加速迈向更加数字智能、更为绿色低碳的“第五代港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姮 见习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