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济南不看“中超”看“鲁超”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超战火继续,但泰山队并没有比赛,他们与云南玉昆的比赛被延期至国庆假期举行。取而代之的是,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在历城体育中心与威海那香海队进行了一场“鲁超”。
距离“鲁超”开赛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终于能在济南看上这项赛事。趁着泰山队没有比赛的日子,“鲁超”带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
“旧瓶”终于装上了“新酒”
这些年来,记者经历过世预赛、中超、中甲、中乙,甚至是青超的现场报道,但“鲁超”的到来,还是让人期待不已。在“苏超”爆火后,类似的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鲁超”实际上是个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这次借着“苏超”爆火的东风,既能让赛事引发更多关注,也能通过足球这个平台,带动城市的发展,一举两得。
在谈及比赛前,先得说清一个事实。“鲁超”自成立之初,便是衔接业余足球与半职业足球(中冠)间的一个平台,因此刻意强调其“草根”属性甚至炒作,不妥。讨论其“草根”还是“职业”,并不重要,“鲁超”能否让大家看得乐呵,甚至发挥赛事的价值,这更重要。
作为济南两支球队主场的历城体育中心,便是这届“鲁超”带来最直接的一个价值点。这座位于唐冶的足球场,最初是为承办2009年全运会而建,但如今场地硬件已经比较老化,趁着“鲁超”的东风,历城体育中心在硬软件方面好好翻新了一遍,亲身体验,确实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如今随着不少年轻人在唐冶等济南东部区域定居,即便未来“鲁超”结束了,这座体育场也有着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历城区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座位数原设计为10070个,但在现场看去,看台上仍有不少空座。或许会让人好奇,是否是因为济南有泰山队坐镇,大伙们对鲁超提不起兴趣呢?并非如此,据了解,“鲁超”济南赛区的售票共分为三轮,球票均为售罄状态,只是因安保因素的限制,才开放了6000余个座位。此外,当年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前身济南兴洲在省体征战中甲时,即便球队里有不少人们熟悉的大牌球员,现场上座率也只是维持在1000人上下浮动,如今只是征战“鲁超”的他们却能吸引6000人观战,也说明了大伙们对这项赛事的关注。此外,记者平时从家里驱车去体育场只需要10分钟时间,这次却硬是开了近半个小时才抵达,也间接体现了“鲁超”的人气。
两点来看,“苏超”的爆火,对“鲁超”是个机遇。但如何用好这个机遇,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鲁超”终究不是“苏超”
单论比赛方面,这场比赛可说的地方并不多。一方面“鲁超”本就是比中冠层级更低的赛事,竞技含量本就不可能媲美中超;另一方面,比赛当晚下起了大雨,即便是再好的人工草皮,也不可能不受到严重影响。现场观察,济南队球员在做动作时,经常会因为场地湿滑影响质量,或许等到下个主场比赛时,我们才会从足球层面对这项赛事做更多的分析和解读。
但一个早已被人们多次强调的事实:“苏超”本质上更像是个文旅项目,各个城市通过足球搭台,将当地的特色带给参与者,进而带动消费、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鲁超”自然也借鉴了这个模式,比赛开始前,体育场外就搭建了专门的集市,各式各样的摊位一应俱全,甚至还能畅饮几杯啤酒,属实是把观赛体验拉满。
但“鲁超”远不是完美的。它有亮点,但也有槽点。亲身体验完一整场比赛,“鲁超”在竞赛组织上有着浓厚的中超的影子,但这毕竟不是“中超”,在组织经验和硬件制约下,也考虑到中超与“鲁超”的差异性,很多环节依旧会让人觉得存在缺憾。这只是一个开始,照着葫芦画瓢可以理解,但在未来,或许赛事可以在组织方面做更多的细化,根据赛事自身的特性,钻研出更切合现实需求的一套执行体系。
但也要提出一个问题。从现场的很多细节上来看,“鲁超”还是想要做成“苏超”,一炮而红,但目前情况来看,“鲁超”可以在省内爆火,却很难做到全国出圈。
山东足球和江苏足球存在着很多历史层面的差异,两个赛事很难从内核上完全相同。如果要追求“苏超”那样的流量,“鲁超”原有足球层面的意义,或许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关系到山东足球的发展; 但若只是坚守足球的内核,看惯了中超的山东球迷们,还会对“鲁超”维系多久的热情呢?
毫无疑问,在“内核”与“特色”之间,鲁超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距离“鲁超”开赛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终于能在济南看上这项赛事。趁着泰山队没有比赛的日子,“鲁超”带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
“旧瓶”终于装上了“新酒”
这些年来,记者经历过世预赛、中超、中甲、中乙,甚至是青超的现场报道,但“鲁超”的到来,还是让人期待不已。在“苏超”爆火后,类似的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鲁超”实际上是个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这次借着“苏超”爆火的东风,既能让赛事引发更多关注,也能通过足球这个平台,带动城市的发展,一举两得。
在谈及比赛前,先得说清一个事实。“鲁超”自成立之初,便是衔接业余足球与半职业足球(中冠)间的一个平台,因此刻意强调其“草根”属性甚至炒作,不妥。讨论其“草根”还是“职业”,并不重要,“鲁超”能否让大家看得乐呵,甚至发挥赛事的价值,这更重要。
作为济南两支球队主场的历城体育中心,便是这届“鲁超”带来最直接的一个价值点。这座位于唐冶的足球场,最初是为承办2009年全运会而建,但如今场地硬件已经比较老化,趁着“鲁超”的东风,历城体育中心在硬软件方面好好翻新了一遍,亲身体验,确实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如今随着不少年轻人在唐冶等济南东部区域定居,即便未来“鲁超”结束了,这座体育场也有着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历城区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座位数原设计为10070个,但在现场看去,看台上仍有不少空座。或许会让人好奇,是否是因为济南有泰山队坐镇,大伙们对鲁超提不起兴趣呢?并非如此,据了解,“鲁超”济南赛区的售票共分为三轮,球票均为售罄状态,只是因安保因素的限制,才开放了6000余个座位。此外,当年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前身济南兴洲在省体征战中甲时,即便球队里有不少人们熟悉的大牌球员,现场上座率也只是维持在1000人上下浮动,如今只是征战“鲁超”的他们却能吸引6000人观战,也说明了大伙们对这项赛事的关注。此外,记者平时从家里驱车去体育场只需要10分钟时间,这次却硬是开了近半个小时才抵达,也间接体现了“鲁超”的人气。
两点来看,“苏超”的爆火,对“鲁超”是个机遇。但如何用好这个机遇,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鲁超”终究不是“苏超”
单论比赛方面,这场比赛可说的地方并不多。一方面“鲁超”本就是比中冠层级更低的赛事,竞技含量本就不可能媲美中超;另一方面,比赛当晚下起了大雨,即便是再好的人工草皮,也不可能不受到严重影响。现场观察,济南队球员在做动作时,经常会因为场地湿滑影响质量,或许等到下个主场比赛时,我们才会从足球层面对这项赛事做更多的分析和解读。
但一个早已被人们多次强调的事实:“苏超”本质上更像是个文旅项目,各个城市通过足球搭台,将当地的特色带给参与者,进而带动消费、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鲁超”自然也借鉴了这个模式,比赛开始前,体育场外就搭建了专门的集市,各式各样的摊位一应俱全,甚至还能畅饮几杯啤酒,属实是把观赛体验拉满。
但“鲁超”远不是完美的。它有亮点,但也有槽点。亲身体验完一整场比赛,“鲁超”在竞赛组织上有着浓厚的中超的影子,但这毕竟不是“中超”,在组织经验和硬件制约下,也考虑到中超与“鲁超”的差异性,很多环节依旧会让人觉得存在缺憾。这只是一个开始,照着葫芦画瓢可以理解,但在未来,或许赛事可以在组织方面做更多的细化,根据赛事自身的特性,钻研出更切合现实需求的一套执行体系。
但也要提出一个问题。从现场的很多细节上来看,“鲁超”还是想要做成“苏超”,一炮而红,但目前情况来看,“鲁超”可以在省内爆火,却很难做到全国出圈。
山东足球和江苏足球存在着很多历史层面的差异,两个赛事很难从内核上完全相同。如果要追求“苏超”那样的流量,“鲁超”原有足球层面的意义,或许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关系到山东足球的发展; 但若只是坚守足球的内核,看惯了中超的山东球迷们,还会对“鲁超”维系多久的热情呢?
毫无疑问,在“内核”与“特色”之间,鲁超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