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千里滨海廊道”

绘就山东仙境海岸的诗与远方
扫一扫观看视频
点击查看原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东半岛的黄渤海之滨,一条蜿蜒千里的“金色丝带”正徐徐展开它的画卷。这里有惊涛拍岸的礁石奇观,有细沙如银的浪漫海滩,有风车摇曳的田园诗意,更有灯塔指引的渔火情韵。这,就是山东倾力打造的“千里滨海”主题廊道旅游公路——一条串联起7座滨海城市、融合自然与人文的“仙境海岸”。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丁一方
  
  快进慢游,织就全域旅游交通网

  “千里滨海廊道”的核心,在于构建了“快进”与“慢游”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
  
  在“快进”层面,廊道依托“高铁高速双环,七大机场协同”的主骨架,实现了内外通达。“半岛高铁环”由天津至潍坊、潍坊至烟台等多条高铁组成,“半岛高速环”则以荣乌、威青、沈海高速为支撑,两大环线将沿海七市紧密相连。青岛、烟台、威海等七大机场的协同发力,更是为远方游客开启了便捷的空中通道,真正实现了“海陆空”联动。
  
  而“慢游”体验的精髓,则体现在全长2221公里的“千里滨海”风景道上。这条以G228沿海公路为主轴线的风景道,遵循“近海靠岸、路段相连、人海和谐”的原则,串联起滨州、东营、潍坊、烟台、青岛、威海、日照七市。其中主线1246公里,支线975公里,宛如一条银色项链,将散落的滨海明珠一一串起。游客可驾车驰骋,或骑行漫游,尽情饱览沿途的峭壁礁石与金色沙滩,感受海风与阳光的馈赠。

  山海相拥,串联万千文旅好风光

  “千里滨海廊道”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它巧妙地将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美丽乡村与网红打卡点融为一体,让每一段路程都充满惊喜。
  
  在“一带”主线上,从滨州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到东营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从潍坊的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到烟台的蓬莱阁、养马岛;再到威海的成山头、乳山银滩,青岛的黄岛金沙滩、琅琊台,直至日照的万平口,每一处都是响当当的文旅名片。游客驾车行驶在主线上,仿佛穿越在不同的风景主题中,时而邂逅黄河入海的壮阔,时而领略仙境蓬莱的缥缈,时而沉醉于啤酒之城的热情。
  
  24条“多支”线则更像是画卷的精致留白,延伸至更小众、更原生态的美景深处。无论是烟台招远的欧邱线——这条曾获评“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民俗旅游路,还是威海的烟墩角、天鹅湖,抑或是青岛的大珠山,都为深度游爱好者提供了探索的乐趣。牟平区的X002滨滩线更是其中的典范,13.7公里的路程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大修改造中最大限度减少用地,实现了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东浦湾房车营地、猫头山和松林观海观景台,让游人尽享碧海蓝天、峭壁松林的壮阔。
  
  文旅融合,激活沿线发展新动能

  “千里滨海廊道”的意义,远不止于“好看”,更在于它以路为媒,激活了沿线区域的发展新动能。
  
  以滨州为例,作为廊道的重要一环,当地深度融入“千里滨海”主题打造,建成农村旅游路96.1公里,完成投资8.036亿元。G339滨榆线滨州港至G228丹东线北海段旅游公路,全长21.3公里,沿途设有4处休息驿站及停车区,将万亩盐田、风力发电设施、湿地等特色景观串联起来。傍晚时分,骑行爱好者们结伴穿行,海风轻拂,碧海蓝天尽收眼底,成为滨州旅游的新名片。

  放眼整个山东半岛,“千里滨海廊道”正成为推动“文旅强省”建设的重要引擎。它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让沿线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了乡村振兴与富民产业的发展。从东营的孤岛槐树林温泉,到烟台海阳的音乐公路;从威海的东浦湾房车营地,到日照的阳光海岸,这条廊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书写着“交通赋能文旅、路网联通幸福”的崭新篇章。
  
  踏上“千里滨海廊道”,每一公里都有风景,每一段路都有故事。它是一条连接山海的路,一条传承文化的路,更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在这里,黄渤海的浪漫与齐鲁大地的厚重完美交融,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前来,邂逅属于自己的仙境海岸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