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专业审判+联动调解

姚家法庭为纠纷“把脉开方”

        身处济南中央商务区,市场主体超15万户,劳动争议、建筑工程等类型案件难以避免。然而,在年收案数稳步增长、案由日渐复杂的情况下,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的案件经过调解化解的比例却能在六成以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胡晓哲

  做优“薪安企盈”品牌

  绘就和谐劳动关系新“枫”景

  “她无故旷工并鼓动学员退费,导致校区生源大量流失,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必须给我个说法。”

  “学校无故将我辞退,经济赔偿金我一分也不退让。”
  
  日前,某教育培训学校与原在该校担任教师的王某互相将对方诉至历下区法院。时隔几个月,双方当事人再次相见,火药味依旧十足,矛盾冲突尖锐。“两个案件一并处理,分别疏通矛盾,或许可以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负责审理此案的姚家法庭法官朱琳琢磨着,以调解员为补充,可以多维度促进案结事了。于是,在朱琳的指导下,特邀调解员周世萍着手对案件进行调解。周世萍曾在劳动仲裁部门工作近20年,经验丰富、法律知识充足。
  
  为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周世萍“背靠背”跟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探究解决策略,增强当事人协商解决意愿。经过多轮调解,双方通过换位思考、平衡利益得失,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案件得以圆满解决。2021年5月,历下区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设立劳动法庭,充分发挥审判机构专门化、审判人员专职化的优势,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因辖区企业总部众多,用工量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劳动争议纠纷也连年攀升,数量庞大。“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在诉至法院之前,已经经历过工会调解、仲裁裁决等程序,但凡诉至法院的,大都是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案件。”朱琳介绍。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姚家法庭在劳动争议“萌芽、诉前、诉中、判后”四个阶段积极履行支持和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将调解指导覆盖“全流程”。
  
  与此同时,法庭充分发挥司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促推解纷资源整合,实现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形成劳动争议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四调联动”,打造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实现企业调解、工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协作与联动,设立联络员,互相派驻调解人员,促推各类调解组织优势互补,形成解纷合力。统合“四轮调解”,引导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首轮调解,指导工会进行第二轮调解,支持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第三轮调解,最后由法庭组织第四轮调解,实行分层递进式调解模式。经过全链条调解、层层过滤,劳动争议化解率达75%。聚合“四方力量”,针对企业、工会、仲裁促成调解的纠纷,劳动法庭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分析反馈调解协议确认情况,放大调解示范效应,提升公众对调解工作的接受度与信任度。通过完善“调裁审执”衔接机制,密织解纷网络,姚家法庭让“薪安企盈”品牌成为彰显区域法治温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做强专业审判

  以高质量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除了劳动争议案件,姚家法庭还负责审理辖区各类民商事案件。婚姻家庭案件、建筑工程案件、民间借贷案件,各种类型案件交织,使得姚家法庭成为省内派出法庭中受理案件类型最复杂的法庭之一。
  
  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机制,是人民法庭的必修课。近年来,姚家法庭在各类矛盾纠纷处理过程中把指导人民调解、促进多元解纷的工作做实,注重非诉讼方式及时就地化解,为辖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筑牢法治根基,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根据最高法院的要求,法庭选派法官入驻辖区综治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前移,指导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对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或隐患进行预防化解。打造专业化调审团队,探索建立特邀退休法官调解员、特邀人民调解员、承办法官全程督导调解的“三位一体”调解体系。
  
  法庭认真落实指导调解职能,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有力提升调解员专业化水平。自2022年起聘任省、市、区三级法院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高效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注重引导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查找纠纷成因,由调审团队牵头制定“一揽子”调解方案,实质化解纠纷。“法庭11名法官都是中青年干警,个个业务素质过硬;我们聘用的16名调解员全部是党员,都是曾在原岗位发光发热的骨干……”姚家法庭庭长阮斌细数起法庭的得力干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23年,姚家法庭受理案件数4897件,经调解化解的比例近六成;2024年,受理案件6182件,经调解化解的比例近七成……姚家法庭在纠纷多元化解、矛盾实质化解工作中交出亮眼答卷。

  做好服务大局

  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

  位于历下区的某建筑企业,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承建涉及民生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受多种因素影响,自2022年开始,该企业拖欠数百家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若处理不当,不但会波及建筑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还可能会引起“保交楼”“工资清欠”等连锁反应。
  
  姚家法庭针对该建筑企业的纠纷,量身定制调解工作方案,成功调解171件涉该建筑企业的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约2.3亿元。案件处理过程中,涉案的建设项目均未因财产保全措施产生停工影响,该建筑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姚家法庭地处中央商务区核心位置,法庭从中央商务区发展高度谋篇布局,紧紧围绕辖区经济发展大局,统筹兼顾,优化司法供给,在这片腾飞向上的热土上绘就法治化营商环境好“枫”景。
  
  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形成以姚家法庭为主体,联动姚家街道、智远街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基层解纷格局。法庭除对劳动争议纠纷专业化审判外,对建设工程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均组建专业化审判队伍,规范办理流程,统一司法裁判尺度。
  
  加强城市更新改造领域的纠纷化解力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更新项目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纠纷。姚家法庭针对辖区内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社会问题,及时向辖区党委及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推动防范辖区重大项目实施等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治理风险;对已经发生矛盾纠纷的社会问题,能适时依法提出可能适用的法律依据,持续加大司法供给。此外,姚家法庭法官走进社区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法治宣传精准到位,有力推进市域治理法治化。
  
  姚家法庭还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引领社会治理、判后指引预防矛盾纠纷的效能,着力解决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风险隐患。通过发放司法建议、召开企业座谈,向社会发出“司法预警”,为纠纷“把脉开方”,推动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