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特别“空中”课堂点亮“科普之夜”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济南古城中学的夜空被科技之光点亮。数百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绘出科技图景,科学家的故事也在校园中娓娓道来。一场融合视觉震撼与精神启迪的“理响满槐·科普之夜”活动正式启幕。
  
  “科学是探索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家精神是引领创新、驱动进步的灵魂力量。槐荫区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也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滋养。”济南市槐荫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韩卫英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把科学家精神更深地融入槐荫发展实践,让创新浪潮在槐荫大地澎湃涌动!”
  
  在宣讲环节,来自槐荫区致诚小学、阳光100中学、营市街街道绿园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的宣讲员们,深情讲述了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以及社区“银发科学社”传承科学的动人实践。济南市饮马小学师生带来的科学微课堂《星辰织梦》,更是将诗词与科学巧妙融合,展现了科学教育的无限魅力。一位学生听后深有感触:“以前只注重科研成果的辉煌,现在才明白,每一项成果背后,都是科学家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当晚的无人机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无人机编队依次勾勒出“杂交水稻之父”“神舟二十号”等十三幅代表国家科技成就的壮丽画卷。现场观众在视觉震撼中深切感受到科研的强大力量与精神的传承。一名教师赞叹道,“这不仅是一场灯光秀,更是一堂‘飞在空中的科学课’,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
  
  作为槐荫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这场活动创新采用“空中展示+地面宣讲”的独特形式,让公众置身科技世界,获得沉浸式科普体验。下一步,槐荫区科协将继续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理解科学、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让科学之光在槐荫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