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国在北极冰区首次实现载人深潜

  据新华社电 执行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9月26日回到上海。在“雪龙2”号保障支持下,“深海一号”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我国载人深潜北极冰区首次下潜,标志着我国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
  
  初步研究发现,北极部分海域底栖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个体体型在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空间范围内呈显著差异,为揭示极地深海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估气候变化对深海底层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部门发文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方案围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促进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潜能、培育高质量增长引擎、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五方面提出十项重点举措。
  
  其中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推动涂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供需提质,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

  三部门发文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
  
  记者了解到,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法,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
  
  在金融管理部门看来,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