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2025年章丘区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启幕

丰收盛景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章丘区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启幕
点击查看原图
        秋雨过后,丰收在望。
  
  9月24日,2025章丘区庆祝第八个农民丰收节活动在章丘区明水街道西营村盛大开启。这场以“喜庆农业丰收、乐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盛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展演形式、琳琅满目的丰收成果、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全方位展现了章丘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勾勒出一幅“粮满仓、业兴旺、人欢畅”的壮美画卷。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见习记者 杜天宇

  欢天喜地,共庆丰收盛景

  活动现场,歌舞《最爱家乡包楞调》声音淳朴,唱出了幸福生活;《共话新“丰”景》微访谈,讲述着丰收故事;为“齐鲁乡村之星”佩发绶带、为“农产品销售优胜单位”授牌、为“乡村振兴带头人”颁发证书,重大农业项目签约……一个个繁忙的身影,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表达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赞美。明水街道西营村、文祖街道青野村、绣惠街道桃花山新村等村的党组织书记,以及新农人代表向大家报告丰收的喜讯。
  
  作为明水香稻主产地,西营村近年来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香稻研发中心,流转土地600多亩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立体循环农业,还联合文旅公司建设运营“稻荷飘香景观区”,再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景象。

  强村富民,夯实丰收根基

  在章丘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农业的丰硕成果令人瞩目。通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5.5万亩,年育苗能力突破3亿株,农业总产值占全市近四分之一。这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无数人努力奋斗的身影,深入推进“万人下乡、千村提升”,打造乡村振兴主体队伍,乡村人才总量突破2万人;多业态推动城乡融合,多维度深化乡村治理,多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明水街道西石河村、相公庄街道桑园村获批全国文明村,章丘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现代农业强县”……放眼章丘大地,“粮满仓”与“好丰光”交织成一幅画,画里藏着乡村振兴最质朴的答案——丰收。这不仅是“仓廪实”的底气,更是最动人的风景,还是日子红火的最好见证。
  
  此次丰收节持续到10月8日,旨在活跃城乡消费。在“沃野丰歌”乡村振兴成果展中,设置“泉水人家”综合展销区、“两城三地”农特产品产销区、“数智赋农”体验区、“匠心传韵”非遗文化体验区等四个展区,真正把丰收节的“现场”打造成优质农产品的“卖场”,实现“庆丰收、促增收”。

  物质精神,双丰收共前行
  
  章丘区在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白云湖街道清河村推进“五小园”建设,实施道路提升和文化墙绘工程,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手绘墙成为亮丽风景线。圣井街道黄土崖村对村内街巷进行清理整治,启动康养中心建设,让村庄变美、人气出圈。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富饶,更是精神的富足。双山街道三涧溪村的泉城书房藏书量10000多册,分为多个功能区,开展系列活动,打造书香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篷车走进村居和社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破陈规、树新风”的行为准则深入人心。乡村治理也有新举措,相公庄街道上线“村里那些事”应用,实现群众的事高效办结、决策的事阳光透明、履职的事规范有序。
  
  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是丰收的美好画卷,也是农民的热切期盼。如今,章丘区的丰收故事仍在继续,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奔流向前。
  
  站在西营村观景台上远眺,稻田与村落交相辉映,勾勒出“春赏稻浪叠泉声,夏听蛙鸣伴荷风;秋观金穗映古居,冬品年味暖泉涌”的四季新图景。章丘正以丰收为笔,在齐鲁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