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章丘区官庄街道

用爱为残疾人“塑”就幸福之路

        在章丘区官庄街道三赵村,有一家“特殊”的企业——济南交通电器有限公司。踏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正专注操作机器、组装零件,一件件注塑、冲压产品和线束逐渐成型。这家企业乍看与普通流水线无异,细瞧却让人心头一热,这里近半数的员工都是残疾人。他们或乘坐轮椅,或佩戴助听器,却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在这方小小的车间里“塑”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也共同绘就了官庄街道助残共富的动人画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见习记者 杜天宇

  企业担当:济南交通电器厂的暖心实践

  济南交通电器厂成立于1992年,后改制为章丘区残疾人就业基地,连续多年获得济南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作为一家主营电子元器件的小微企业,它虽规模不大却实力不俗,拥有20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海信、浪潮、重汽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自建成以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吸纳了本地及周边区域的一百余名肢体、听力等各类残疾人就业,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

  在这家坚持招用残疾人三十余年的企业,现有的34名职工中有14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不到6亩的厂区中,处处彰显着对残疾人员工的深切关怀,车间内处处可见人性化细节。从厂房到院落,中间没有任何坡道障碍,轮椅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每一个工位,让肢体残疾的职工能够自由活动;考虑到听障职工听不到倒车报警音,车间内的搬运摒弃了叉车等设备,一律使用手推车和升降台,确保听障职工的安全;同时,企业还积极申请民政部门专项补贴,持续完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职工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

  职工心声:感恩关怀,企业成“温暖港湾”

  “以前找工作四处碰壁,总是被拒绝,现在每月能拿到三千多工资,还交上了五险,生活有了保障。”一位因事故致残的职工向记者表达着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公司负责人温晓勇始终坚守“善德为本,诚信至上”的初心,为每一位残疾职工精心挑选合适的岗位,并安排老师傅与他们结对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工作技能,帮助他们逐步实现自我“造血”,找到新的人生价值。

  “我跟着厂子从老园区搬过来,虽然离家远了,但老板担心通勤安全,安排我住进厂旁的职工宿舍。马上新宿舍就要建好,以后上班更近更方便了,公司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一位行动不便的职工由衷地为企业点赞。2021年,企业搬迁至官庄街道时,有十几名老职工随厂而来,他们平均在厂工龄在15年以上,其中工龄最长的一位甚至在企业工作了三十余年。

  街道助力:官庄街道的全方位帮扶体系

  济南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是官庄街道残疾人帮扶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官庄街道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其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来抓,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残疾人关爱帮扶体系。
  
  生活保障方面,官庄街道认真落实各项残疾人福利政策,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无忧。街道定期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及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便利生活方面,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免费或补贴性无障碍改造,包括安装扶手、坡道、可视化门铃等,并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具,极大便利了他们的居家生活。康复服务方面,官庄街道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康复服务。就业帮扶方面,街道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鼓励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街道还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活力。
  
  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官庄街道为辖区内残疾人营造了更加友好、包容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切实让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下一步,官庄街道将继续深化残疾人关爱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助力残疾人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