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中,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抗医药”或“公司”)将企业文化作为改革的核心引擎,通过文化创新凝聚共识、引领变革,实现了从生产效益到员工精神面貌的全面提升。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综合性医药企业,鲁抗医药在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改革的深度融合路径。公司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医药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形成了独具企业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恒久支撑力。
一、改革背景与文化重塑的必然性
面对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经营环境复杂变化的新形势,鲁抗医药在2015年开启了全面改革进程。公司新一届管理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注重重塑企业文化,强化内部基础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架构。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作为老牌国有医药企业,鲁抗医药迫切需要建立与新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体系。公司领导层认识到,只有通过文化重塑,才能为企业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二、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相融相促
(一)文化理念体系的创新构建。
鲁抗医药从三个方面汲取企业文化养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内外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鲁抗医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欣提出“企业务本,本立道生”的理念:“本”是以鲁抗利益为本,以人的价值为本,以创新为本,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本;“道”是做最好的自己、专业专注专心、干一事成一事赢一事。公司系统总结了生产经营、退城进园、产品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等各方面形成的一系列经营思维和管理理念,编撰了《企业铸魂价值汇编》,系统地阐述了鲁抗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作风建设。
(二)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的深度融合。
鲁抗医药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了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的深度融合。公司坚定企业战略自信、管理自信、策略自信和发展自信,建设“高效管理”文化。鲁抗医药推行全员职务职级常态化、动态化晋升,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推动组织变革,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强身健体;建立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命运共同体,全方位关心关爱员工,实现个人进步,组织进化。鲁抗医药还注重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公司降低纠偏成本,提高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操作水平,保证最初始、最基础的操作和管理不出错少出错,在初始流程中解决问题。
(三)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创新。
鲁抗医药创新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公司建设了生命科学体验馆,将其打造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实施三个聚焦、开展三大工程。聚焦中小学生,开展播种助学工程,组织青少年来生命科学体验馆研学;聚焦青年员工,开展培根育苗工程,每月组织青年员工接受百年党史、企业发展史教育;聚焦员工子女,开展薪火传承工程,使员工子女近距离感受父母工作环境。公司还编辑出版了《企业铸魂价值再造》(第二版)、《员工手册》(第六版)、《向党建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等著作,制作了公司新版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全面展示新鲁抗、新风貌。
(四)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相结合。
鲁抗医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紧密结合,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公司倡导“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为尊”的价值理念,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勤学习、肯钻研、重实效”的观念。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育优机制,推行全员职务职级常态化、动态化晋升,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国企职工“主人翁”意识体现在员工自动自发、管理人员独当一面和完善的育优机制中。
三、文化建设的成效与价值
鲁抗医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排名由99位跃升到48位,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建成了环保领先、经济集约、产能集中、技术集成、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的原料、制剂两个新园区以及全国领先的绿色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基地。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全身抗感染类药物竞争力持续提升,降糖、心脑血管类药物已成为鲁抗医药第二大类产品,覆盖降糖、降压、降脂、抗凝,以瑞舒伐他汀、阿卡波糖等为代表的产品上市后销售实现新突破。
四、文化建设推动国企改革
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创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恒久支撑力,系统回答企业到底还行不行、有没有希望、如何走出困境、怎样转变干法的问题,增强员工的发展自信。未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下方向:一是强化价值观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二是增强全员参与度,广泛动员,全员参与;三是实现创新有效性,创新形式载体,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扩大影响力。
鲁抗医药将继续践行“创新品质品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卓越绩效管理4个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崇波)
一、改革背景与文化重塑的必然性
面对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经营环境复杂变化的新形势,鲁抗医药在2015年开启了全面改革进程。公司新一届管理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注重重塑企业文化,强化内部基础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架构。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作为老牌国有医药企业,鲁抗医药迫切需要建立与新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体系。公司领导层认识到,只有通过文化重塑,才能为企业改革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二、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相融相促
(一)文化理念体系的创新构建。
鲁抗医药从三个方面汲取企业文化养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内外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鲁抗医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欣提出“企业务本,本立道生”的理念:“本”是以鲁抗利益为本,以人的价值为本,以创新为本,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本;“道”是做最好的自己、专业专注专心、干一事成一事赢一事。公司系统总结了生产经营、退城进园、产品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等各方面形成的一系列经营思维和管理理念,编撰了《企业铸魂价值汇编》,系统地阐述了鲁抗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作风建设。
(二)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的深度融合。
鲁抗医药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了文化建设与改革实践的深度融合。公司坚定企业战略自信、管理自信、策略自信和发展自信,建设“高效管理”文化。鲁抗医药推行全员职务职级常态化、动态化晋升,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推动组织变革,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强身健体;建立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命运共同体,全方位关心关爱员工,实现个人进步,组织进化。鲁抗医药还注重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公司降低纠偏成本,提高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操作水平,保证最初始、最基础的操作和管理不出错少出错,在初始流程中解决问题。
(三)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创新。
鲁抗医药创新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公司建设了生命科学体验馆,将其打造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实施三个聚焦、开展三大工程。聚焦中小学生,开展播种助学工程,组织青少年来生命科学体验馆研学;聚焦青年员工,开展培根育苗工程,每月组织青年员工接受百年党史、企业发展史教育;聚焦员工子女,开展薪火传承工程,使员工子女近距离感受父母工作环境。公司还编辑出版了《企业铸魂价值再造》(第二版)、《员工手册》(第六版)、《向党建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等著作,制作了公司新版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全面展示新鲁抗、新风貌。
(四)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相结合。
鲁抗医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紧密结合,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公司倡导“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为尊”的价值理念,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勤学习、肯钻研、重实效”的观念。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育优机制,推行全员职务职级常态化、动态化晋升,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国企职工“主人翁”意识体现在员工自动自发、管理人员独当一面和完善的育优机制中。
三、文化建设的成效与价值
鲁抗医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排名由99位跃升到48位,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建成了环保领先、经济集约、产能集中、技术集成、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的原料、制剂两个新园区以及全国领先的绿色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基地。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全身抗感染类药物竞争力持续提升,降糖、心脑血管类药物已成为鲁抗医药第二大类产品,覆盖降糖、降压、降脂、抗凝,以瑞舒伐他汀、阿卡波糖等为代表的产品上市后销售实现新突破。
四、文化建设推动国企改革
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创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恒久支撑力,系统回答企业到底还行不行、有没有希望、如何走出困境、怎样转变干法的问题,增强员工的发展自信。未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下方向:一是强化价值观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二是增强全员参与度,广泛动员,全员参与;三是实现创新有效性,创新形式载体,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扩大影响力。
鲁抗医药将继续践行“创新品质品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卓越绩效管理4个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