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新生报到启新篇
教师节见证教育薪火相传


九月的山东师范大学,青春洋溢,热情满园。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千佛山、长清湖两校区迎来2025级新生报到高峰。校园里既有教育的传承,也有新生的活力,6184名本科新生怀揣梦想,在此开启人生新征程。这所拥有75年历史的学府,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代学子的到来,见证着教育事业的延续与发展。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天羿
双校区迎新暖意浓
报到当天,山东师范大学两校区热闹非凡。长清湖校区作为主要报到点,4555名本科新生在此集结,千佛山校区也迎来1629名本科新生。校门口“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醒目亮眼,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穿梭其间,帮新生搬运行李、指引报到流程,“一对一”服务让初来乍到的新生倍感温暖。
“山小溪很可爱,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也很高。”一位新生体验后赞叹道。学校信息办推出的智能数字人“山小溪”成为迎新现场的“明星”。这个虚拟智能助手在两校区迎新大屏中随时待命,能够解答新生的各种问题,从校园导航到报到流程、校园设施分布,凭借端庄的外形与精准的回答,吸引众多新生驻足互动。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的迎新活动,成为校园里的“风景线”。法学院在迎新展板旁设置“法律角色初体验”区,新生可穿戴定制法官袍、检察官袍,手持法学元素道具拍照,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律职业的庄严。“穿上法袍的那一刻,突然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和沉重。”一位新生说,“这让我更加坚定学习法律的决心。”
外国语学院开展“水拓丝巾创作”与“世界地图拼图”活动,新生以水为纸、以色为墨创作专属丝巾,领取拼图碎片共同拼绘世界地图,在动手实践中开启跨文化交流之旅。“这些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我们在游戏中了解专业特点。”外国语学院新生李同学说。
马克思主义学部为每一位新生定制了专属开学大礼包,将2025级本硕博新生名字拼成“1920—2025”字样,还设置“青春笔墨寄情”便签墙,新生写下成长期许,为75周年校庆献礼。
物电学院则特别为与75有着特殊缘分的同学准备了惊喜礼物。恰逢学校75周年校庆,第75名、175名、275名、375名报到的本科生,以及第75名、175名报到的研究生,都收获了一份承载着纪念与祝福的校庆礼。
“山师世家”传佳话
在众多新生故事中,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曲泰贝盈的“山师情缘”格外动人:一家三口都是“山师人”的身份,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
“我们夫妻俩都是山师校友,毕业后又都成为了教师。如今女儿也报考了山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这既是巧合,更是传承。”父亲曲国勇笑着说,在这个特殊的教师节,送女儿来母校报到别具意义。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仍清晰记得当年校园里洋溢的青春气息和充满梦想与光芒的时光。
“山师的师范教育底蕴特别深厚,老师认真负责,同学互帮互助,这些都让我们受益终身。”母亲魏丽补充道,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常常将自己在山师学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也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潜移默化影响了女儿。
曲泰贝盈表示,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从小看着父母教书育人,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要,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曲泰贝盈从小听着父母的山师故事长大,对校园充满向往。“小时候常来山师校园玩,看着图书馆、教学楼,就特别期待能成为这里的学生。”她说,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方面是受父母影响,希望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教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该专业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报到当天恰逢教师节,曲泰贝盈还提前为父母准备了统一着装,一家三口着白色上衣和浅色牛仔裤,看着既精神又温馨。“感谢他们的言传身教,未来我会在山师努力学习,传承好这份教育初心。”
教育学部迎新负责老师表示:“在教师节迎来教育世家的新生,体现了教育的传承和延续,这也是对教师节最好的庆祝。”
同样的传承也发生在经济学院。2025级金融学(国际联合培养)专业本科新生刘睿宸的父母刘长江、于晓红都是学校传播学院99级1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今天他们一起送孩子来报到,重温大学时光。
特殊缘分来相聚
除了“山师世家”,各种特殊缘分也成为迎新亮点。双胞胎新生的故事同样令人瞩目。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舞蹈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王紫溪、王紫娴姐妹,从威海并肩考入山师,将在千佛山校区开启艺术求学路。报到当天两人穿着同款衣服,默契十足地办理手续。“高中时我们就互相鼓励,现在能一起在山师学喜欢的专业,特别开心。”两人表示会在专业学习中相互督促,共同追逐舞蹈梦想。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来自临沭第一中学的双胞胎姐妹王晨、王烁同时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录取。“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很相似,选择同一个专业可以互相促进。”王晨说。
地环学院地理类2503班的两位“王佳琪”,也上演了“同名同姓遇山师”的奇妙缘分。来自济南的王佳琪10日上午报到,来自青岛的王佳琪则提前一天抵达。“报到时看到班级名单,我还以为看花眼了。”来自济南的王佳琪笑着说。两人初次见面时,都忍不住笑了,“以后在班里,老师和同学可得好好区分我们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为两位在报到当天迎来生日的同学准备了温馨的庆生仪式,让远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本科新生程园杰来自重庆万州,研究生新生周瑶来自山东临沂,都是9月10日的“小寿星”。“没想到学校会记得我的生日,还准备了礼物,太惊喜了!”程园杰激动地说。
新生大数据揭秘
随着新生陆续报到,山东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大数据也新鲜出炉,展现出学子们的多元风貌。
从五湖四海来,到星辰大海去。本科新生方面,6184名学子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其中4395人来自山东省,济南、青岛、潍坊、临沂、菏泽成为省内生源最多的五个地市,分别有657人、548人、492人、366人、336人;省外生源中,145人来自河北省,107人来自广东省,还有5名港澳台新生跨越山海而来。
从两校区的分布人数来看,1629名新生在千佛山校区,4555名新生在长清湖校区。本科新生中,男女生比例约为1∶1.65,其中,男生有2331人,女生有3853人。年龄与星座分布同样有趣。本科新生最小14岁,最大25岁,最萌年龄差达11岁,属猪、属狗的新生成为“主力军”;天秤座以569人的数量成为最热门星座,天蝎座、水瓶座紧随其后。
从民族构成来看,新生涵盖27个民族,311名少数民族新生中,回族83人,土家族42人、满族34人、维吾尔族20人、苗族20人,多元文化将在校园里碰撞出精彩火花。姓氏方面,“王”“张”“李”成为热门姓氏,叫“王佳琪”的新生有7人,“王浩宇”“张悦”等名字也备受青睐,更有86名新生名字中包含“山”“东”“师”“范”“大”“学”等字,与山师“名”中注定。
高中毕业时说的“再见”,可能是大学报到时的“再次相见”。省内生源中,有77人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64人来自山东师大附中,63人来自济南市历城二中,63人来自临沂第一中学。省外来看,高中生源人数排名最高的学校是宁夏育才高级中学,此外还有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安徽省阜南县第一中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报到当天,共有18名本科新生过生日,学校也为“小寿星”们送上生日祝福与礼物。此外,14名新生将在生日当天欢度国庆,21名新生将与10月29日过生日的山师共同庆生,特殊的生日缘分让校园充满温情。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天羿
双校区迎新暖意浓
报到当天,山东师范大学两校区热闹非凡。长清湖校区作为主要报到点,4555名本科新生在此集结,千佛山校区也迎来1629名本科新生。校门口“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醒目亮眼,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穿梭其间,帮新生搬运行李、指引报到流程,“一对一”服务让初来乍到的新生倍感温暖。
“山小溪很可爱,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也很高。”一位新生体验后赞叹道。学校信息办推出的智能数字人“山小溪”成为迎新现场的“明星”。这个虚拟智能助手在两校区迎新大屏中随时待命,能够解答新生的各种问题,从校园导航到报到流程、校园设施分布,凭借端庄的外形与精准的回答,吸引众多新生驻足互动。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的迎新活动,成为校园里的“风景线”。法学院在迎新展板旁设置“法律角色初体验”区,新生可穿戴定制法官袍、检察官袍,手持法学元素道具拍照,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律职业的庄严。“穿上法袍的那一刻,突然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和沉重。”一位新生说,“这让我更加坚定学习法律的决心。”
外国语学院开展“水拓丝巾创作”与“世界地图拼图”活动,新生以水为纸、以色为墨创作专属丝巾,领取拼图碎片共同拼绘世界地图,在动手实践中开启跨文化交流之旅。“这些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我们在游戏中了解专业特点。”外国语学院新生李同学说。
马克思主义学部为每一位新生定制了专属开学大礼包,将2025级本硕博新生名字拼成“1920—2025”字样,还设置“青春笔墨寄情”便签墙,新生写下成长期许,为75周年校庆献礼。
物电学院则特别为与75有着特殊缘分的同学准备了惊喜礼物。恰逢学校75周年校庆,第75名、175名、275名、375名报到的本科生,以及第75名、175名报到的研究生,都收获了一份承载着纪念与祝福的校庆礼。
“山师世家”传佳话
在众多新生故事中,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曲泰贝盈的“山师情缘”格外动人:一家三口都是“山师人”的身份,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
“我们夫妻俩都是山师校友,毕业后又都成为了教师。如今女儿也报考了山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这既是巧合,更是传承。”父亲曲国勇笑着说,在这个特殊的教师节,送女儿来母校报到别具意义。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仍清晰记得当年校园里洋溢的青春气息和充满梦想与光芒的时光。
“山师的师范教育底蕴特别深厚,老师认真负责,同学互帮互助,这些都让我们受益终身。”母亲魏丽补充道,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常常将自己在山师学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也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潜移默化影响了女儿。
曲泰贝盈表示,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从小看着父母教书育人,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要,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曲泰贝盈从小听着父母的山师故事长大,对校园充满向往。“小时候常来山师校园玩,看着图书馆、教学楼,就特别期待能成为这里的学生。”她说,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方面是受父母影响,希望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教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该专业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报到当天恰逢教师节,曲泰贝盈还提前为父母准备了统一着装,一家三口着白色上衣和浅色牛仔裤,看着既精神又温馨。“感谢他们的言传身教,未来我会在山师努力学习,传承好这份教育初心。”
教育学部迎新负责老师表示:“在教师节迎来教育世家的新生,体现了教育的传承和延续,这也是对教师节最好的庆祝。”
同样的传承也发生在经济学院。2025级金融学(国际联合培养)专业本科新生刘睿宸的父母刘长江、于晓红都是学校传播学院99级1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今天他们一起送孩子来报到,重温大学时光。
特殊缘分来相聚
除了“山师世家”,各种特殊缘分也成为迎新亮点。双胞胎新生的故事同样令人瞩目。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舞蹈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王紫溪、王紫娴姐妹,从威海并肩考入山师,将在千佛山校区开启艺术求学路。报到当天两人穿着同款衣服,默契十足地办理手续。“高中时我们就互相鼓励,现在能一起在山师学喜欢的专业,特别开心。”两人表示会在专业学习中相互督促,共同追逐舞蹈梦想。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来自临沭第一中学的双胞胎姐妹王晨、王烁同时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录取。“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很相似,选择同一个专业可以互相促进。”王晨说。
地环学院地理类2503班的两位“王佳琪”,也上演了“同名同姓遇山师”的奇妙缘分。来自济南的王佳琪10日上午报到,来自青岛的王佳琪则提前一天抵达。“报到时看到班级名单,我还以为看花眼了。”来自济南的王佳琪笑着说。两人初次见面时,都忍不住笑了,“以后在班里,老师和同学可得好好区分我们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为两位在报到当天迎来生日的同学准备了温馨的庆生仪式,让远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本科新生程园杰来自重庆万州,研究生新生周瑶来自山东临沂,都是9月10日的“小寿星”。“没想到学校会记得我的生日,还准备了礼物,太惊喜了!”程园杰激动地说。
新生大数据揭秘
随着新生陆续报到,山东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大数据也新鲜出炉,展现出学子们的多元风貌。
从五湖四海来,到星辰大海去。本科新生方面,6184名学子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其中4395人来自山东省,济南、青岛、潍坊、临沂、菏泽成为省内生源最多的五个地市,分别有657人、548人、492人、366人、336人;省外生源中,145人来自河北省,107人来自广东省,还有5名港澳台新生跨越山海而来。
从两校区的分布人数来看,1629名新生在千佛山校区,4555名新生在长清湖校区。本科新生中,男女生比例约为1∶1.65,其中,男生有2331人,女生有3853人。年龄与星座分布同样有趣。本科新生最小14岁,最大25岁,最萌年龄差达11岁,属猪、属狗的新生成为“主力军”;天秤座以569人的数量成为最热门星座,天蝎座、水瓶座紧随其后。
从民族构成来看,新生涵盖27个民族,311名少数民族新生中,回族83人,土家族42人、满族34人、维吾尔族20人、苗族20人,多元文化将在校园里碰撞出精彩火花。姓氏方面,“王”“张”“李”成为热门姓氏,叫“王佳琪”的新生有7人,“王浩宇”“张悦”等名字也备受青睐,更有86名新生名字中包含“山”“东”“师”“范”“大”“学”等字,与山师“名”中注定。
高中毕业时说的“再见”,可能是大学报到时的“再次相见”。省内生源中,有77人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64人来自山东师大附中,63人来自济南市历城二中,63人来自临沂第一中学。省外来看,高中生源人数排名最高的学校是宁夏育才高级中学,此外还有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安徽省阜南县第一中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报到当天,共有18名本科新生过生日,学校也为“小寿星”们送上生日祝福与礼物。此外,14名新生将在生日当天欢度国庆,21名新生将与10月29日过生日的山师共同庆生,特殊的生日缘分让校园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