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省匹克球运动协会成立

开启全省项目规范化发展新篇章
点击查看原图
        9 月7日,山东省匹克球运动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济南山东省体育中心召开。本次大会汇聚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文旅厅及全省16市体育系统相关负责人,首批110家单位会员、29名个人会员代表共同参会,依法完成章程审议、领导机构选举等核心议程,标志着山东省匹克球运动正式迈入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新阶段。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曹建民 王润潇
  
  多方聚力共襄盛举

  大会完成核心议程

  作为全省匹克球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本次大会得到省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山东省体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许铁军,山东体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乐为,山东省体育总会秘书处处长吕强,东营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王守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李斌等出席会议。许铁军指出,匹克球运动兼具趣味性与社交性,是丰富全民健身内容、助力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协会成立将为项目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先后表决通过《山东省匹克球运动协会章程(草案)》《会员管理办法》《选举办法(草案)》等制度文件,并选举产生首届领导机构。孙乐为当选协会会长,山东省体育中心党委委员、财务运营部部长黄生当选秘书长,邱宝林、王守业、赵凤华等6人当选副会长,王海民当选监事,同时确定首届理事会理事名单,涵盖体育院校、企业、地市体育中心等多元主体,确保决策的广泛性与专业性。现场,与会领导为新当选负责人颁发聘书,中国网球协会专门发来贺信,肯定山东在推动匹克球项目发展中的积极探索。

  补齐发展短板

  协会成立承载多重使命

  据协会筹备组负责人黄生在工作报告中介绍,此前山东省匹克球运动虽凭借“规则易懂、场地灵活、老少皆宜”的特点快速兴起,但长期处于“自发分散”状态,缺乏统一组织引领、规范赛事体系与专业培训指导,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此次协会成立,既是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破解行业发展痛点的关键举措。
  
  目前,山东已有青岛、淄博、东营等7 个地市成立市级匹克球协会(枣庄正筹备中),16个区县协会同步运营,为省级协会奠定扎实基础。“协会将整合全省场地、人才、赛事资源,推动项目从‘无序生长’转向‘系统发展’。”新当选会长孙乐为表示,协会将以“服务大众、推广普及”为核心,全力构建覆盖省、市、县(区)三级的组织网络,让匹克球成为山东全民健身的“新名片”。

  锚定“三维目标”

  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围绕“普及+ 融合+ 提质”核心方向,协会明确近期重点工作与长远布局,多项具体举措将逐步落地。在普及推广方面,将推进匹克球“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行动,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教学视频与赛事信息;2026年底前实现全省16市市级协会全覆盖,同步建设或改造1000片以上标准匹克球场地,确保县(区)级行政区域场地“无空白”。在融合发展方面,深化“体教融合”,与教育部门合作推动中小学开设匹克球课程、组建校队,开展体育教师专项培训;推进“体社融合”,下沉专业力量进社区、进机关,举办体验活动与团建赛事;探索“体旅融合”,结合泰山、黄河、滨海、曲阜等文旅资源,打造匹克球主题体育旅游线路,常态化开展嘉年华活动。在提质升级方面,重点打造2026山东省匹克球超级联赛,同步办好巡回赛、青少年赛、大学联赛等赛事,积极申办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认证,建立全省后备人才库;组建技术委员会,规范场地设备标准,推广先进训练理念,全面提升项目竞技水平。
  
  此外,山东省匹克球运动协会还将引导匹克球装备生产、培训、赛事运营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山东本土企业参与装备研发与场地建设,形成“赛事牵引、产业支撑、群众参与”的良性生态。
  
  会议结束后,省匹克球运动协会、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省体育记协、山东金森林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开展“会员匹克球友谊赛暨媒体记者匹克球交流活动”,比赛设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三个项目,第一阶段小组循环赛,第二阶段淘汰赛,依据对阵表决出最终名次。并邀请专业匹克球教练进行现场教学与互动体验。旨在通过轻松互动的方式增进对匹克球运动的认知,促进山东省匹克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加强媒体对匹克球运动的了解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