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齐鲁工大2025级新生开启大学之旅

同学,“独家定制”礼包请收好

        金秋送爽,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以满满诚意与创新活力,迎来2025级8260名新生的到来。从智能机器人互动到海洋饼干品尝,从班级树共建到考研榜激励,学校用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暖心创意礼包,为萌新们开启了一场兼具科技感与温情的入学之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自主研发产品做迎新礼

  报到当日,一辆辆工大专属接站班车穿梭于地铁站和各个公寓楼之间,接送五湖四海来校报到的莘莘学子;报到点咨询台的“老”生们耐心地为新生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萌新们报到高效又安心;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帮助引导新生完成报到入住等流程,一份份满满的真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铸就了校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械学部、控制学部、人工智能学部通过设置特色机器人展示区、智能科技互动签到区、AI未来体验区等,展出智能车、机器人等学生科创作品和机器狗、机器人等AI科技成果,让新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智能科技的独特魅力。
  
  海洋学部、食品学部通过展示代表性科研成果——海洋浮标模型,让新生们品尝由学部自制的新鲜饼干、酸奶等食品,充分激发新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同感,筑牢爱校荣校、科技报国的思想根基。
  
  环境学部、经管学部、外国语学院通过画笑脸领植物盲盒、趣味刮刮乐、黄河盲盒抓捕计划等趣味活动,让新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悟、理解校园文化,在欢欣鼓舞中迎接充实美好的大学时光。
  
  轻工学部设立“根·干·枝·叶”班级树,艺术设计学院打造“‘艺’生共成长”主题模块,激励新生们“树”起团结旗,凝聚“艺”条心,携手迈进校园学习的成长之路;化药学部、材料学部、光电学部设置考研光荣榜、2025考研摘星榜、学风建设展示区,汲取先锋榜样力量,照亮奋进追梦之路;体音学院以“启程,你的青春旋律!”为主题,倾力打造“梦想舞台”,让新生们站上舞台、激情高歌,唱响青春主旋律,争做时代追梦人。
  
  此外,学校教务处设置了可以即刻打印成片的“hi,新同学”合影背景墙,为新生和家人们留下初入校园的“美好一刻”;计算学部为过生日新生定制蛋糕、花束并赠送礼物;能源学部为新生们赠送紫色文化衫、车票款钥匙扣;政法学院为新生设置了非遗宋式点茶体验、新生学茶道、为父母泡茶等环节……各学部纷纷以诚意满满的特色礼物和寓意满满的文化体验,将爱与关怀注入每个学生的心间,让到“家”的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从“老校友”变“新校友”

  跨越山海而来,学校2025级本科新生中,生源地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山东、湖北和江西。其中,山东共录取5825人,湖北200人,江西173人。此外,录取人数超过百人的还有河北163人、河南160人、浙江140人、四川140人、福建118人、黑龙江110人、湖南102人,安徽和贵州均为101人,辽宁和山西均为100人。
  
  是一次相遇,更是一场奔赴。从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从“老校友”变成“新校友”,这些新同学们的缘分仍在继续。省内录取的新生来看,毕业于嘉祥一中的新生最多,有64人;毕业于滕州市第一中学东校区的新生有55人,毕业于临沂第一中学(北校区)和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的新生分别有54人,毕业于夏津一中的新生有50人,毕业于济宁市第一中学的新生有45人,毕业于莘县一中的新生有42人,毕业于齐河县第一中学和日照第一中学的新生均有41人。省外来看,毕业于襄阳市第一中学、抚州市东乡区第一中学、酒泉中学、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的同学们,也能在齐鲁工业大学找到自己的“老校友”。
  
  新生中,“小王”同学的人数最多,有817人;“小张”位列第二,有697人;“小李”排名第三,有678人。同名同姓的“萌新”中,叫“刘畅”的同学有6人,“王浩宇”有5人,“王浩”“王欣”“李想”各有4人。未来四年,愿每一个“小王”“小张”“小李”……在大学生活中扎根生长、闪闪发光。
  
  8260名新生中,女生有3591名,占43%;男生有4669名,占57%。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女生占比最高的专业为音乐表演(键盘方向)、英语、行政管理(菏泽校区)、人力资源管理(菏泽校区)、市场营销(菏泽校区)。未来,“萌新”们将在机械、外语、艺术或人工智能的舞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年龄最小的新生仅15岁,出生于2010年;年龄最大的新生24岁,出生于2001年。此外,出生于2007年的新生最多,有4907人;出生于2006年的新生有28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