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城管机器人带来执法新风

        新闻源

  近日,机器人城管“城城”和“管管”首次亮相深圳街头。媒体报道提到,这些机器人城管循环播放着接地气的劝导语音,时而举起宣传横幅,时而做出各种萌态可掬的劝导手势,配合屏幕上同步显示的趣味表情包,有效缓解了现场可能出现的紧张氛围,展现出科技执法的独特优势与柔性。

  媒体圈  

  澎湃新闻

  从技术进步的层面看,机器人参与城市管理无疑是一种创新。在直面劝导对象时,机器人能即时精准地做出规范劝导手势,配合屏幕上同步播放的萌趣表情包,能巧妙化解执法现场的尴尬氛围,展现科技执法的创新与智慧。
  
  不过,执法不仅是规则的执行,更是人与人的互动,事无巨细的城管工作不仅考验执法的尺度,也丈量着人性的温度。无论机器人城管有多先进、智能,都不能偏离“执法为民”的初衷。

  南方都市报

  传统城管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把握执法尺度,他们不会轻易动用罚款、没收摊贩工具这类手段,但是一旦出现在街头,摊贩们都会引起重视。机器人城管目前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城管,如果要发挥大作用,还要解决不少问题,比如如何让摊贩们积极配合,显然不能靠颜值,也不能单纯靠说话好听;如果不配合应该承担何种后果,如何保证执法威慑力;还有就是,如果摊贩和机器人发生矛盾,后者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这些都是可预期的困难,在设计城管机器人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
  
  机器人城管是城市治理手段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但说一千道一万,城管机器人要展现价值,关键还是要切实发挥作用,而不只是一个花瓶。

  ◎潘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