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从“制造”迈向“智造”

商河县开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现代化市民服务中心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点击查看原图
商河城区夜景
点击查看原图
广日电梯智能化生产线
点击查看原图
        9月2日,济南市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3场——商河县专场。近年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商河县紧扣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锚定全市赋予商河的“3+2”产业链定位,全力以赴稳增长、强主体、育链群、增动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叶福森

  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商河县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持之以恒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锲而不舍拓增量、提质量。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商河县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2024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5%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企业实力得到新增强。产值过亿元企业增长至51家,力诺药包和金沙河面业产值相继超10亿元,法瑞钠焊接器材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力诺药包、科源制药成功上市。
  
  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近三年来滚动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58个,红日药业、华工激光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宏济堂制药、马世基汽车线束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恒瑞医药、鸿天服装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山东力诺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拥有医药包装、耐热玻璃系列产品,2021年1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商河县首家上市企业。近年来,公司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投资20亿元实施高端医药包装增资扩产项目,构建“智慧运营中心+四级智能工厂”,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00余人。
  
  公司的中硼硅玻璃管通过自主研发,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实现国产替代,和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了山东省先进玻璃制造及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核心技术专利140余项,主导或参与20余项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链群加快集聚

  商河县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大力招引培育“链主”企业,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加快构建产业集群生态。
  
  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壮大。以省级化工产业园、济南市植保科技工业园为载体,汇聚规上企业47家,形成以关键医药中间体、高端原料药、药物制剂为主,以现代中药、药用辅料、医用包材、医疗器械、酶制剂等为辅的协同发展格局,正在瞄准百亿级目标加速迈进。
  
  装备制造产业多点突破。培育引进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等规上企业42家,激光智造、电梯智造等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加工设备、系统自动化集成、表面处理等产业链发展格局。
  
  广日电梯是世界500强广州工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广日股份的核心支柱企业。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的建成,是广州国资企业与济南首次牵手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黄河流域经济带联动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拥有60多年历史的电梯行业骨干企业,广日电梯拥有电梯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正通过济南数字化产业园这一重要产业布局,从多个方面助力济南构建“智造”新优势。
  
  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引领产业升级。广日电梯核心战略是以数字化工厂为目标,通过建设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检测等系统,建设电梯行业智能制造领航工厂。济南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具备2.5万—3万台整机年产能,不仅大幅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
  
  营养食品产业初具规模。以斯伯特生物、金沙河面业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建成齐鲁健康食品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园,引进万商国际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物流环节,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商河县坚持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
  
  数实融合提质效。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扎实开展“工赋泉城”行动计划,国家级DCMM贯标二级认证企业、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分别达到15家、23家,力诺药包入选山东省智能工厂。
  
  创新驱动增后劲。开展中小企业攀登行动,完善梯度培育机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瞪羚企业52家;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助力企业技改扩能,工业技改投资稳步增长。
  
  绿色转型添动能。拓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全县绿电供应总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累计培育市级绿色工厂28家。

  服务保障扎实有力

  商河县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精准发力,营造让企业有感的良好营商环境。
  
  加大政策供给。依托“泉惠企”平台精准链接各类涉企政策资源,多渠道、立体化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建立健全常态化、高效率政策通道,让更多企业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享受到政策支持。
  
  加强要素保障。制定出台商河“人才集聚27条”,实施九大行动,扩大公寓供给,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80人。搭建县镇两级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企业信贷支持,今年以来为52家科创企业放款3.5亿元。
  
  深化涉企服务。牢固树立“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理念,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创新设立“在商河·合心办”工作室,常态化举办“亲清会客厅”政企座谈会,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开展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服务,努力营造诚信、法治、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商河县将聚力抓培育、做增量,坚持引大培强、扶优育新并重,扎实开展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支持力诺药包、金沙河面业、天邦化工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借梯攀高,在垂直整合中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入落实全市“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中小企业;深入开展竣工投产项目和入库潜力企业摸底排查,动态更新拟升规企业储备库,推动规上企业扩容提质。
  
  聚力抓项目、增动能。坚持把重点项目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项目谋划上,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投向,深化对外合作、对上争取,谋划一批企业配套有需求、产业发展有需要的项目;在项目招引上,聚焦“3+2”产业链,统筹抓好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和现有企业增资扩产,落地一批“大而强”“小而美”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在项目建设上,通过甘特图动态跟踪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加快21个省市级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及早建成达效。
  
  聚力抓要素、优服务。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盼,持续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中。加大工业用地出让力度,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确保土地集约效益最大化;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获得更多的授信审批、投放权限,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线下办事“只跑一次”、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企业便利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