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莱芜区凤城街道董花园社区

百色花园里的暖心协奏曲 “泉新泉驿”暖“新”驿站启动

“泉新泉驿”暖“新”驿站成了外卖小哥的休息放松点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董花园社区的清晨,总被一阵清脆的电动车喇叭声唤醒。穿黄马甲的美团骑手、着蓝装的饿了么小哥、披红褂的顺丰快递员……各色身影穿梭在街巷间,他们车筐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餐食与期待已久的包裹,也驮着社区里新的故事。当这些流动的色彩与网格员的蓝马甲、志愿者的红马甲在社区“泉新泉驿”驿站相遇,一幅名为“百色花园”的图景便徐徐铺展,奏响了基层治理的暖心协奏曲。
  
  驿站是这幅图景里最温暖的底色。不足二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饮水机冒着热气,微波炉里转着骑手们来不及吃的冷饭,充电插座上插满了各色手机——这里是为奔波者筑的“歇脚点”,也是联结心与心的“中继站”。“以前风里来雨里去,想喝口热水都难,现在驿站成了第二个家。”党员骑手老王擦拭着额角的汗,手里捧着社区工作人员递来的姜茶。这个由社区党委牵头建起的港湾,不仅提供遮风挡雨的便利,更用细节里的温度,让骑手们从“社区过客”变成了“家园主人”。
  
  红色先锋是图景中最亮眼的笔触。在驿站边的党员活动室里,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总是座无虚席,老王带着党员骑手们参加党的会议,学习政策、讨论服务,胸前的党徽与身上的马甲相映生辉。“我们天天走街串巷,哪条街上的污水井盖偏了、哪家老人行动不便,心里门儿清。”一次讨论后,党员骑手们自发组建了“移动网格员”队伍:黄马甲发现楼道灯坏了,拍张照发给蓝马甲网格员;蓝马甲接到独居老人求助,一个电话,红马甲快递员顺路把常备药送到家。党员骑手带头当志愿者,带动更多骑手加入社区治理,曾经的“旁观者”成了“参与者”,流动的车轮成了延伸社区服务的“移动探头”和“毛细血管”。
  
  多色交融绘就了共赢的和谐画卷。骑手们的忙碌,是社区经济活力的脉搏——黄蓝红的身影越密集,越说明千家万户的需求被及时回应,社区的烟火气就越旺盛。而当这些身影慢下来,穿上红马甲参与志愿服务,又让经济的“快节奏”与民生的“慢需求”找到了平衡点:帮上班族代收快递、为放学孩子当“临时监护人”、在等待期间随手捡拾垃圾、在送货上门时随手撕掉楼道中的小广告……骑手们用走街串巷的优势,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既解决了社区治理的“末梢难题”,又让自己在奉献中收获了尊重与认同。居民满意、社区有序、骑手有归属感,这场“三赢”的实践,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落地生根。
  
  夕阳西下,“泉新泉驿”驿站的灯光亮了起来。黄、蓝、红、绿……各色马甲在这里短暂相聚,又奔向不同的方向。他们的身影交织在社区的街巷里,像无数条流动的彩线,编织出董花园社区独有的“百色花园”景致。这风景里,有奔波的辛劳,有互助的温暖,更有基层治理的智慧——当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都被看见、被温暖、被赋能,他们便会成为点亮社区的星火,在各自的轨道上,共同奏响属于这座城市的幸福乐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叶福森 通讯员 孙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