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华北雨季为何还未停歇?

        日前,北方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开启。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7日核心降雨区位于华北,28日主要降雨区进一步东移至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每年“七下八上”,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此时段被称为“华北雨季”。
  
  这个夏天,身居北方的公众对降雨的讨论明显增多——“一下雨就变成了江南”“家里种的绿植从来没长得这么茂盛”“出门甚至看到了青苔”……
  
  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也佐证了公众的感受。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比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截至目前,华北雨季已经持续超过50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从降水强度来看,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常年值偏多131%。

  开始早、持续久、雨量大,当前已进入八月下旬,北方的雨为何还不停歇?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支蓉表示,今夏华北地区雨季降水明显偏多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偏北、台风活动及地形因素等都密切相关。
  
  实际上,每年我国雨带都会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移动自南向北转移,造就了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雨季等。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副热带高压北界向高纬度拓展,为其北抬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今年7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整体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尤其是7月,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低纬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外围源源不断向北输送至我国北方地区,与高纬地区南下的冷空气相结合,导致华北等地降水异常偏多。”支蓉说。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