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守护透析“生命线”

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为患者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义诊现场,专家认真讲解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一条稳定、通畅的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为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血管通路管理的重视,8月23日至24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血液透析中心举办了第一期“血管通路健康义诊”活动,吸引了许多本地和外地市民前来咨询和筛查。现场专家们不仅耐心科普通路保护知识,也展示了该中心在“生命线”维护方面的专业实力。
  
  上午八点半,参加义诊的患友自觉地排起长队。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王小平教授带领多位肾病内科专家、血管通路专家及专科护士,为市民提供免费疾病咨询、初步筛查与健康指导。专家们细致地为患者进行血管超声评估,耐心解答疑问。很多患者专程从周边城市赶来,问题多集中于内瘘维护:“最近感觉瘘的震颤变弱了,是不是堵了?”“针眼周围总是青紫该怎么办?”王小平教授解释道:“一条好的血管通路,不仅手术要‘建好’,更需要医患共同努力‘用好’和‘维护好’,这是一个需要精细管理的长期过程。”
  
  谈及举办活动的初衷,护士长姜惠丽表示:“血管通路就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它,就是在为患者延续生命。”她指出,目前不少患者和家属对通路护理知识了解有限,在穿刺操作中也存在不够规范的情况,因此希望通过义诊传递专业护理理念。该中心率先全面推行“原位阶梯式穿刺法”(又称“绳梯穿刺法”),避免传统“定点穿刺”对血管的重复损伤。姜惠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定点穿刺就像反复在同一块地方割草,草皮很容易坏死;而阶梯式穿刺则让血管有规律、均匀地得到使用和修复,大大延长通路寿命。”这一技术对护士操作要求极高,中心通过持续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规范实施。
  
  除了规范穿刺,该中心还建立起前瞻性的并发症监测体系。王小平教授说:“我们不会等到通路完全堵塞才处理。通过定期超声检查,可以实时监测‘生命线’状况,及时发现狭窄、血栓等早期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内瘘失功等严重情况。”
  
  本次义诊不仅提供免费咨询和通路筛查,护理团队还现场演示如何正确进行内瘘的自我监测(摸、听、感)和日常护理。从淄博赶来的患者周先生(化名)表示,他的血管鼓包严重,每次透析都非常疼痛,却不知原因。经姜惠丽护士长对患者的内瘘进行物理学检查以及超声血流频谱检查,他的血管因反复穿刺已造成损伤。通过专家详细解释,周先生和家属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也学会了后续护理方法。许多患者表示,这次义诊让他们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此次活动共接待百余人次咨询,完成免费筛查70人次。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帮助,也更广泛地传播了血管通路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医患共同守护“生命线”的意识和能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