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高速建救护站,夜市频“出摊”

应急救护在身边

点击查看原图
山东省首家高速收费站红十字救助站日前正式启用
点击查看原图
急救地摊将应急救护知识送到市民游客身边
点击查看原图
        在山东,应急救护正以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高速收费站的红十字救护站,到热闹夜市中的急救科普摊位,再到深入企业单位的培训课堂,齐鲁大地正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救护网络,让“急救就在身边”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市民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如今,人人学急救渐渐成为共识,掌握急救技能正在成为全民健康素养。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收费站里的“生命守护站”

  京台高速孝里北收费站,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7月15日上午,这里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牌仪式——山东省首家高速收费站红十字救护站正式启用。这座由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京台济南运管中心与济南市红十字会、长清区红十字会联合打造的红十字救护站像一颗嵌入高速公路服务网络的“应急明珠”,将为过往司乘人员及周边群众提供及时、专业的应急救护服务。

  “以前在高速上遇到突发伤病情况,只能干着急,等待救援的过程太漫长。现在有了这个救护站,心里踏实多了。”经常跑长途的货车司机李师傅感慨道。据了解,孝里北收费站红十字救护站配备了齐全的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急救包等,同时,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还接受了系统的应急救护培训,从“第一目击者”转变为“第一施救者”,掌握了在关键时刻“敢出手、能救命”的真本领。
  
  揭牌仪式上,山东高速京台济南运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贺亮表示:“孝里北收费站红十字救护站的设立,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实践。它将显著提升该路段应对突发伤病事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为过往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济南市红十字会赈灾与救济部部长张树国也指出,将急救“关口”前移,在高速公路上设立救护站,就是要让“救命的技能”真正部署到最急需的第一线。救护站正式启用当天,长清区红十字会立即组织专业师资力量,为收费站志愿服务队队员及部分员工开展了首期应急救护员持证培训。此次培训涵盖心肺复苏、常见急症处理等核心技能,确保工作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接地气的“急救地摊”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济南的夜市热闹非凡。而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夜市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摊主”,他们不卖商品,只传授救命的知识和技能,这便是各大医院和红十字会组织的“急救地摊”。
  
  在山东省中医院暑期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上,医院的护理团队摆起了“急救地摊”,现场演示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学习。一位大爷在认真观看演示后表示:“这些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今天真是学到了!没想到逛个夜市还能有这样的收获。”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急救技能,医护人员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手法。他们一边操作人体模型,一边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还邀请市民亲自上手体验,手把手进行指导。
  
  除了中医药文化夜市,在其他夜市和广场活动中,“急救地摊”也频频出现。7月25—27日连续三晚,“泉”在济南过暑假——济南市红十字会2025年“暑期百场万人学急救”活动在莱芜区政府广场热闹开市。来自莱芜区的多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在现场进行应急救护知识科普,为市民讲解心肺复苏的实操流程和判断标准,演示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现场群众热情高涨,将讲解员团团围住,积极参与互动。
  
  同一时间段,济南市佛慧山景区的休闲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地摊”同样点亮了夏夜。由济南市红十字扬帆应急救援队精心策划的“急救地摊”首秀,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应急救护知识送到市民游客身边。
  
  这种将急救科普与夜市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应急救护知识走出课堂、融入生活,不仅让急救知识更接地气,也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轻松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送上门”的应急救护培训

  企业单位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济南市急救中心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走进企业单位,陆续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广大职工筑牢生命“安全网”。
  
  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为提高建筑工人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济南市急救中心青年志愿者受邀赴济南城建集团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现场示范、模拟实操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向200余名线上线下参会人员传授了心肺复苏技术、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其他建筑工地常见疾病的处置方法。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参训人员积极利用模拟人进行实操练习。一位建筑工人表示:“在工地上干活,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心里更有底了。”
  
  除了建筑企业,济南市急救中心还走进了山东联通济南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单位。在山东联通济南分公司的“急救技能进企业”宣教活动中,急救培训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向员工们传授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止血包扎、AED的使用等常见急救技能。员工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实用,让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打通急救服务“最后一公里”,近日,济南市急救中心还受邀派出急救培训专家,前往济南市历城区御山首府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医护人员开展了一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急救技能业务培训。培训中,济南市急救中心专家以“理论+实操”紧密结合的形式展开授课。理论环节围绕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与规范处置流程,特别强调了“黄金抢救时间”窗口内社区医生作为“第一响应人”的关键作用。操作技能培训则采用标准化智能模拟教具辅助教学,确保每位学员具备规范的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手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流程及气道管理等基本技术技能。据了解,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济南市急救中心还会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例如,为电力企业重点讲解触电急救知识,为餐饮企业增加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内容等;针对社区高发危重症,重点教授输液反应与休克识别处理、胸痛识别与救治技能,并开展专项模拟演练。

  让急救成为全民素养

  应急救护工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协作。我省各市红十字会、卫健、应急、教育、消防等部门的联动,构建起了社会急救“大格局”。各地在应急救护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市民掌握了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然而,应急救护工作任重道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山东红十字系统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围绕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交通、进旅游、进体育等活动,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截至7月中旬,全省累计实现红十字应急救护持证培训33.5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83%。未来,我省将继续加大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让急救知识走进更多的社区、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护网络建设,增加AED等急救设备的投放数量,提高设备的覆盖率和可及性。
  
  此外,还将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优秀的师资人才,为应急救护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多方努力,让急救成为全民素养,让“急救就在身边”成为济南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为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