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绿色消费指南向社会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15日发布《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一指南立足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与居民日常生活场景,综合考量科学性、环保性和可行性,系统性提出50条行动建议,其内容涵盖饮食、出行、资源、日用品消费等领域,如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倡导低碳出行,鼓励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推广节能家电、合理使用水电,引导购买绿色认证产品、抵制过度包装、推动旧物循环利用等。
  
  这一指南兼顾环保效益、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列出相关科普知识、生活窍门和行动效能,为消费者提供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和做了有什么用的信息。
  
  环保效益主要指绿色消费产生的减碳减排规模、循环效益等,体现绿色消费的直接效益;个体效益主要指绿色消费对个体生活福利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体现绿色消费如何让生活更健康、更方便,提升社区归属感与社会认同;社会效益主要指绿色消费对社区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绿色消费如何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新风尚。
  
  中消协介绍,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家庭消费相关,促进居民绿色消费转型成为各国共识。居民生活消费涵盖衣食住用行多个场景,每个人的日常选择都与减碳息息相关。从选择节能家电到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从绿色出行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变废为宝”,每一个绿色消费选择都能汇聚成显著的减排效应。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消协立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求,履职尽责、守正创新的有益尝试。中消协将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对指南进行修改完善,择期正式发布。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逾9万亿元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9.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海关统计显示,前7个月,长三角出口机电产品货值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产品出口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3.9%、10.2%、20.1%。进口方面,前7个月,长三角进口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食品、医疗仪器及器械、日化用品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8%、10.1%、1.9%。
  
  前7个月,长三角对东盟进出口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0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对非洲国家进出口4994.7亿元,同比增长15.2%。
  
  在长三角,民营企业外贸“挑大梁”作用凸显。前7个月,长三角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5.35万亿元,同比增长9.5%,约占进出口总值的55.8%,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