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引纠纷 社交平台巧化解
商报济南消息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社区群、交易群已成为常见的互动载体,为大家带来二手置换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纠纷。近日,亓某就遇到这样一件烦心事。“之前几次交易都挺顺利的,怎么这次遇到的人这么不讲诚信呢?”亓某在这场纠纷中筋疲力尽,希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亓某在朋友介绍下,加入一个二手用品交易群。去年12月,亓某于群内发布信息,想要求购1台平板电脑。看到信息的黄某与亓某取得联系并协商约定,以2500余元的价格卖给亓某一台平板电脑。随后,亓某按约定转账付款,但黄某在收到货款后却失去联系,一直未按照约定交付平板电脑。无奈之下,亓某诉至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
承办法官与亓某取得联系,了解到双方是在二手用品交易群认识的,此前沟通均通过社交平台,亓某并没有黄某联系电话。由于黄某的隐私设置,在尝试通过该社交平台添加其未果后,承办法官决定由亓某建立沟通群,将自己与黄某拉入群内。群建好了,承办法官向黄某表明身份并介绍案件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在耐心释法说理后,黄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承诺返还亓某款项,双方达成调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高文倩
亓某在朋友介绍下,加入一个二手用品交易群。去年12月,亓某于群内发布信息,想要求购1台平板电脑。看到信息的黄某与亓某取得联系并协商约定,以2500余元的价格卖给亓某一台平板电脑。随后,亓某按约定转账付款,但黄某在收到货款后却失去联系,一直未按照约定交付平板电脑。无奈之下,亓某诉至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
承办法官与亓某取得联系,了解到双方是在二手用品交易群认识的,此前沟通均通过社交平台,亓某并没有黄某联系电话。由于黄某的隐私设置,在尝试通过该社交平台添加其未果后,承办法官决定由亓某建立沟通群,将自己与黄某拉入群内。群建好了,承办法官向黄某表明身份并介绍案件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在耐心释法说理后,黄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承诺返还亓某款项,双方达成调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高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