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
  
  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前7个月,我国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
  
  在货币供应方面,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另外,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
  
  同日发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对欧盟两家金融机构我国采取反制措施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为反制欧盟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商务部13日公布《关于对欧盟两家金融机构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自2025年8月13日起施行。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3日表示,为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中方决定将欧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发言人说,近期欧盟不顾中方严正立场,执意以涉俄为由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制裁名单,并于8月9日正式实施制裁,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对中欧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希望欧方珍视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经贸和金融领域形成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纠正有关错误做法,停止损害中方利益和破坏中欧合作的行为。

  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1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于近期下达完毕。
  
  记者了解到,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优化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完善项目申报审核标准,严格做好项目筛选把关,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下达完毕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有关方面持续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严格项目和资金闭环管理,确保中央资金用到实处,更好发挥“两新”政策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