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劳动之美,收获成长之乐
“小小生活家”养成记








暑假,是孩子们走出课本、触摸生活的黄金时光。暑假之初,就有不少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段列出了相应的劳动实践清单,让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发展兴趣特长,更在动手实践中体悟生活的真谛,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情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家务劳动中解锁新技能
在济南市历城区雪山小学2025年“十个小能手——劳动小能手”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热情满满,在劳动中解锁新技能,体悟生活的真谛。
有的同学专注地在卫生间水池边洗衣服,小手用力揉搓着衣物,在泡沫的簇拥下,认真地去除每一处污渍;有的同学拿起扫帚和簸箕,在客厅里有模有样地清扫,仔细地将每一片纸屑、每一粒灰尘收入簸箕;还有的同学蹲在地上,用肥皂认真地搓洗着小物件;更有同学结伴合作,一人搓洗,一人漂洗,在协作中感受劳动的快乐;甚至还有同学体验传统的劳动方式,坐在老式的纺车旁,学习纺线,感受劳动的传承与魅力;饭后,也有同学主动承担起洗碗的任务,在厨房水池边,认真地将碗碟清洗干净;当然,拖地、擦桌子等日常家务也成了同学们的“拿手好戏”,他们认真地拖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地擦桌子,让桌面一尘不染。
学生们通过每天主动承担一项家务,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每月参与一次家庭劳动技能学习,让劳动不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习惯。
这个暑假,济南市师范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也用汗水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用巧手证明了“我能行”,在开展清洁实践、收纳规划、环保行动等多元化劳动任务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劳动成长记”。
家务劳动中,孩子们弯下腰,认真扫地、拖地,不放过一个角落。擦桌子更是每日功课,饭后餐桌、学习书桌在抹布下重现光亮,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水池边,孩子们小心地洗碗,泡沫飞舞中懂得了洁净来之不易。灶台前,小厨师们系上围裙,学习做饭——从煮面煎蛋到尝试炒菜,油盐酱醋调和出家的味道,也调和出独立生活的信心。饭前摆碗筷,饭后收拾桌面,餐饮礼仪融入日常。清晨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叠被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或整整齐齐地铺平,培养的是条理和自律。书桌、玩具角、客厅杂物,孩子们化身“整理大师”,收拾杂物、分类归位,让家变得井井有条,空间焕然一新。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劳动场景,成为了孩子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生动一课。
缝制围裙来当“小厨神”
这个夏天,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们以“劳动”为关键词,积极响应学校“劳动促成长”的倡议,开启了一场从“动手制作”到“实践体验”的成长之旅。从亲手缝制一件独一无二的围裙,到穿着它参与家务、体验劳作,每一个瞬间都藏着汗水与收获的故事。
暑假期间,同学们拿起布料、穿好针线,平日里习惯了握笔的手,此刻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布面之间。从学习简单的平针缝、锁边缝,到克服打结、跳线的小困难,再到最后系上亲手缝制的腰带,看着手中初具雏形的围裙,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成就感满满的笑容。
带着亲手制作的围裙,学生们的暑假劳动实践正式拉开序幕。这件小小的“战袍”,见证了大家从“家务小白”到“劳动小能手”的蜕变。学生们系上围裙走进厨房,有的同学跟着妈妈学做番茄炒蛋,小心翼翼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虽然偶尔会被油星溅到,但看着成品出锅,成就感十足;有的则负责餐后洗碗,用抹布仔细擦拭着碗盘,让厨房恢复整洁。围裙上的油渍,成了他们“厨艺进阶”的勋章。
拿着扫帚、拖把,同学们变身“清洁小卫士”。有的在擦地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擦桌子,连桌角地缝都不放过;还有的整理床铺、叠被子,把杂乱的空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穿着围裙忙碌的身影,成了家里最温暖的风景。
这个暑假,围裙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工具,更承载着劳动教育的意义。从亲手制作的专注,到躬身实践的踏实,同学们在劳动中收获了技能,更懂得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这个暑假,济南市天桥区泺新小学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食育实践倡议,纷纷化身“小小生活家”,在家庭厨房和四方餐桌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美食探索之旅,让假期生活充满烟火气与成长的味道。
同学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厨房大显身手。有的精心构思、动手制作色彩缤纷、造型可爱的水果拼盘,将健康与艺术巧妙结合;有的亲子合作,体验手工巧克力的甜蜜乐趣,感受协作的温馨;还有的化身“小小烘焙师”,尝试制作香喷喷的蛋挞,每一步都充满新奇与成就感。更有同学系上围裙,认真向长辈学习烹饪技能。从择菜、洗切到下锅翻炒,他们一丝不苟地尝试完成一道属于自己的“拿手菜”。油盐酱醋的调和间,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味的喜悦与不易,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了生活智慧、增进了亲子情感,更深刻领悟了食物背后的文化与辛勤。
在关爱和奉献中传递正能量
暑假期间,济南市爱都小学二(3)、二(4)中队的“小实践家”们走进融兴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温暖,用纯真的行动诠释责任,为社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夏日色彩。
活动中,孩子们首先化身“环保小卫士”,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带着垃圾袋和夹子,认真清理路面及绿化带里的纸屑、塑料瓶等垃圾。对于平日里容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他们更是两两配合,有的弯腰捡拾,有的负责归类。孩子们不怕脏不怕累,用汗水换来了社区环境的整洁。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看到社区变干净了,我特别开心,以后也要提醒爸爸妈妈不乱扔垃圾。”
清理工作结束后,孩子们又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慰问独居老人。小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为老人端茶倒水、捶背。随后,孩子们还拿出纸笔,向老人们请教写字技巧。“奶奶,您写的字真漂亮!”在一笔一划的教学互动中,老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与关怀,孩子们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了成长。
随后,活动进入温馨的互动环节。志愿者们先是认真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从艰苦岁月的奋斗历程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老人们的分享让志愿者们深受触动。听完故事后,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有的唱起经典老歌,有的表演轻快的舞蹈,还有的朗诵了充满温情的诗歌。爷爷和奶奶高兴地说:“今天太开心了,这些孩子就像自家孙辈一样,又懂事又贴心。”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倡导全体少先队员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会“社区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联,明白个人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树立“小小主人翁”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五(4)中队队员王祈竣和一(6)中队队员王云笛参加了社区“大手牵小手,洁净齐步走”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行动,为美化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书写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活动中,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角,但大家都干劲十足,两个小时里,志愿者们共清理垃圾10余袋,清除小广告50余处,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少先队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参与者在服务中收获价值感,同时向大家传递“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公益理念,带动更多盛福队员关注并参与社区治理,形成良性循环的文明新风,让“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就和谐美丽的社区画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家务劳动中解锁新技能
在济南市历城区雪山小学2025年“十个小能手——劳动小能手”暑期综合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热情满满,在劳动中解锁新技能,体悟生活的真谛。
有的同学专注地在卫生间水池边洗衣服,小手用力揉搓着衣物,在泡沫的簇拥下,认真地去除每一处污渍;有的同学拿起扫帚和簸箕,在客厅里有模有样地清扫,仔细地将每一片纸屑、每一粒灰尘收入簸箕;还有的同学蹲在地上,用肥皂认真地搓洗着小物件;更有同学结伴合作,一人搓洗,一人漂洗,在协作中感受劳动的快乐;甚至还有同学体验传统的劳动方式,坐在老式的纺车旁,学习纺线,感受劳动的传承与魅力;饭后,也有同学主动承担起洗碗的任务,在厨房水池边,认真地将碗碟清洗干净;当然,拖地、擦桌子等日常家务也成了同学们的“拿手好戏”,他们认真地拖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地擦桌子,让桌面一尘不染。
学生们通过每天主动承担一项家务,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每月参与一次家庭劳动技能学习,让劳动不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习惯。
这个暑假,济南市师范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也用汗水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用巧手证明了“我能行”,在开展清洁实践、收纳规划、环保行动等多元化劳动任务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劳动成长记”。
家务劳动中,孩子们弯下腰,认真扫地、拖地,不放过一个角落。擦桌子更是每日功课,饭后餐桌、学习书桌在抹布下重现光亮,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水池边,孩子们小心地洗碗,泡沫飞舞中懂得了洁净来之不易。灶台前,小厨师们系上围裙,学习做饭——从煮面煎蛋到尝试炒菜,油盐酱醋调和出家的味道,也调和出独立生活的信心。饭前摆碗筷,饭后收拾桌面,餐饮礼仪融入日常。清晨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叠被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或整整齐齐地铺平,培养的是条理和自律。书桌、玩具角、客厅杂物,孩子们化身“整理大师”,收拾杂物、分类归位,让家变得井井有条,空间焕然一新。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劳动场景,成为了孩子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生动一课。
缝制围裙来当“小厨神”
这个夏天,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们以“劳动”为关键词,积极响应学校“劳动促成长”的倡议,开启了一场从“动手制作”到“实践体验”的成长之旅。从亲手缝制一件独一无二的围裙,到穿着它参与家务、体验劳作,每一个瞬间都藏着汗水与收获的故事。
暑假期间,同学们拿起布料、穿好针线,平日里习惯了握笔的手,此刻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布面之间。从学习简单的平针缝、锁边缝,到克服打结、跳线的小困难,再到最后系上亲手缝制的腰带,看着手中初具雏形的围裙,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成就感满满的笑容。
带着亲手制作的围裙,学生们的暑假劳动实践正式拉开序幕。这件小小的“战袍”,见证了大家从“家务小白”到“劳动小能手”的蜕变。学生们系上围裙走进厨房,有的同学跟着妈妈学做番茄炒蛋,小心翼翼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虽然偶尔会被油星溅到,但看着成品出锅,成就感十足;有的则负责餐后洗碗,用抹布仔细擦拭着碗盘,让厨房恢复整洁。围裙上的油渍,成了他们“厨艺进阶”的勋章。
拿着扫帚、拖把,同学们变身“清洁小卫士”。有的在擦地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擦桌子,连桌角地缝都不放过;还有的整理床铺、叠被子,把杂乱的空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穿着围裙忙碌的身影,成了家里最温暖的风景。
这个暑假,围裙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工具,更承载着劳动教育的意义。从亲手制作的专注,到躬身实践的踏实,同学们在劳动中收获了技能,更懂得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这个暑假,济南市天桥区泺新小学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食育实践倡议,纷纷化身“小小生活家”,在家庭厨房和四方餐桌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美食探索之旅,让假期生活充满烟火气与成长的味道。
同学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厨房大显身手。有的精心构思、动手制作色彩缤纷、造型可爱的水果拼盘,将健康与艺术巧妙结合;有的亲子合作,体验手工巧克力的甜蜜乐趣,感受协作的温馨;还有的化身“小小烘焙师”,尝试制作香喷喷的蛋挞,每一步都充满新奇与成就感。更有同学系上围裙,认真向长辈学习烹饪技能。从择菜、洗切到下锅翻炒,他们一丝不苟地尝试完成一道属于自己的“拿手菜”。油盐酱醋的调和间,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味的喜悦与不易,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了生活智慧、增进了亲子情感,更深刻领悟了食物背后的文化与辛勤。
在关爱和奉献中传递正能量
暑假期间,济南市爱都小学二(3)、二(4)中队的“小实践家”们走进融兴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温暖,用纯真的行动诠释责任,为社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夏日色彩。
活动中,孩子们首先化身“环保小卫士”,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带着垃圾袋和夹子,认真清理路面及绿化带里的纸屑、塑料瓶等垃圾。对于平日里容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他们更是两两配合,有的弯腰捡拾,有的负责归类。孩子们不怕脏不怕累,用汗水换来了社区环境的整洁。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看到社区变干净了,我特别开心,以后也要提醒爸爸妈妈不乱扔垃圾。”
清理工作结束后,孩子们又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慰问独居老人。小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为老人端茶倒水、捶背。随后,孩子们还拿出纸笔,向老人们请教写字技巧。“奶奶,您写的字真漂亮!”在一笔一划的教学互动中,老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与关怀,孩子们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了成长。
随后,活动进入温馨的互动环节。志愿者们先是认真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从艰苦岁月的奋斗历程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老人们的分享让志愿者们深受触动。听完故事后,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有的唱起经典老歌,有的表演轻快的舞蹈,还有的朗诵了充满温情的诗歌。爷爷和奶奶高兴地说:“今天太开心了,这些孩子就像自家孙辈一样,又懂事又贴心。”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倡导全体少先队员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会“社区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联,明白个人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树立“小小主人翁”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五(4)中队队员王祈竣和一(6)中队队员王云笛参加了社区“大手牵小手,洁净齐步走”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行动,为美化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书写了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活动中,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角,但大家都干劲十足,两个小时里,志愿者们共清理垃圾10余袋,清除小广告50余处,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少先队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参与者在服务中收获价值感,同时向大家传递“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公益理念,带动更多盛福队员关注并参与社区治理,形成良性循环的文明新风,让“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就和谐美丽的社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