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私人定制!3D打印“量脚做踝”

困扰患者40年的脚踝疼痛终于解决了
        “以前穿个鞋、走两步路都钻心地疼,现在这新‘脚脖子’得劲儿多了!”近期,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东院区)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刚刚接受3D打印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王阿姨兴奋地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踝关节精准“换新”后,困扰她40年的脚踝疼痛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关天星

  年轻时扭伤埋隐患

  晚年脚踝疼得难迈步

  患者20多年前扭伤右脚踝,当时没太当回事,认为“养养就好了”。谁承想,脚踝部位一直疼痛,并且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厉害。特别是近十年时间,走路这种小事,在王阿姨这儿都成了奢望。从两步一歇,到脚沾地都疼,随着脚踝关节病情日趋加重,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在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严重的“4期踝骨性关节炎”,医生解释说:“关节软骨几乎磨没了,骨头磨骨头,疼得钻心也在情理之中。”当地医院建议做“踝关节融合手术”,直观地说就是把疼痛的关节“焊死”。这样做的后果,虽然不疼了,但脚踝也彻底不能活动了,走路姿势会僵硬别扭。一想到余生走路都要像“木头人”一样,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的王阿姨实在难以接受。

  “换新”解难题

  3D打印精准定制踝关节

  7月份,王阿姨和家人多方打听,来到济南,慕名找到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的高玉镭主任。高玉镭仔细询问了病史,查看了X片,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患者踝关节本身严重磨损(4期骨关节炎),如果做传统的融合手术,不仅牺牲了踝关节的活动,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关节的功能,效果不理想,走路会很别扭。结合患者强烈希望保留脚踝活动的愿望,高玉镭主任提出了一个更优方案: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并向患者解释:这就像给磨损报废的轴承换上一个“新零件”,既能消除疼痛,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脚踝的屈伸活动,走路更自然。为保证手术效果完美,高玉镭团队为患者定制了“秘密武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
  
  术前,医生根据患者脚踝的CT扫描数据,用3D打印技术为她“量身定制”了手术导板。这个导板就像精确的“导航地图”,手术中能确保医生在最佳位置、以最精准的角度切除磨损的骨头,为安装人工关节打好基础。手术在高玉镭团队娴熟的操作下顺利完成。得益于3D打印导板的精准导航,手术创伤更小,过程更流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脚踝疼痛大大缓解,最关键的是,脚踝保留了活动能力。

  【聚焦】
  
  脚崴了不是小事

  小心后续老是崴脚
  
  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因此,踝关节扭伤也成为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我们走路或是运动时,不小心把脚崴了,脚踝往往会肿痛一段时间,这多是踝关节旋转角度发生改变,出现了韧带损伤。高玉镭提醒,崴脚并非小事,处置不当很可能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统计表明,超过40%的踝关节扭伤患者在扭伤急性期后会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继而引起踝关节长时间疼痛肿胀,踝关节活动度下降,造成日后反复崴脚的情形。
  
  另外,对于踝关节扭伤严重的情况,高玉镭强调:“对于踝关节严重骨关节炎且对活动有要求的患者,尤其是像王阿姨这样相邻关节也不好的情况,踝关节置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结合3D打印技术,能实现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治疗,帮助患者真正告别疼痛,重获灵活人生!别再认为脚疼只能‘焊死’关节了,及时找对专家,精准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