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反诈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日均拦截诈骗电话3.17万个
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纵深推进反诈三年行动,以务实举措筑牢民生防线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发案数、损失数环比保持下降态势,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瑞琪
日均拦截诈骗电话3.17万个
发布会上,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召集人戚思宇介绍,在组织推动方面,山东以深化打击治理电诈犯罪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政府领导、行业主责、部门参与,全力构建全社会抓反诈工作格局。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点评”工作制度,复盘分析诈骗话术、行业风险、防范漏洞、治理隐患和宣传盲区,通过风险提示、约谈督促、执法检查、重点整治等方式,督促问题突出地区和行业堵塞风险漏洞。
为精准开展防范反制,山东全力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持续提升电讯大数据智能分析效能,搭建14类和128个文本模型,日均拦截诈骗电话3.17万个、短信4.56万条。强化涉诈资金监测分析,与省内31家银行搭建联动模型801个,快速发现处置涉诈资金交易。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孟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在电话卡方面,我们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管控举措。”为全力整治“利用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核查75家企业,整改2家、关停1家,清理违规号码千余个。综合施策下,今年上半年,我省涉案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34.7%。
“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开展‘实名制治理’专项行动,严控异常入网。持续推进反诈大平台升级扩容,积极运用AI、大模型进行技术反制。全力配合公安机关、金融部门,联手预警和打击电诈犯罪。”孟强表示。
此外,山东还对重点群体进行了防范宣传,组织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3.6万余场,拍摄反诈公益视频800余个,依托综治“网格”“警格”建立反诈宣传微信群30余万个。针对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高发诈骗案件,发放宣传手册240余万册;举办“学生反诈安全直播课”“留学生防骗讲堂”等宣传活动。
涉诈电话漫游线索同比下降51.97%
戚思宇介绍,山东还健全完善了银行卡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强化账户分类分级管控措施,累计排查存量账户7.4亿次。建立涉诈电话卡“监测、发现、预警、处置、发布”闭环治理体系,完善手机、固话、虚拟拨号设备分析模型,涉诈电话漫游线索同比下降51.97%,组织运营商对全量境外来电、短信进行闪信提醒,提供关闭境外来电和短信服务。
在高效推动破案打击方面,全面整合资源、数据、手段和技术能力,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雷霆”等专项行动,聚焦网络、资金、信息三条战线,抓金主、打平台、断通道、斩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34万名。针对技术、洗钱、引流、供料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打击黑灰产集中会战,发起集群战役80批次,抓获嫌疑人6935名,缴获作案设备574件套、两卡323件套。整合海量数据,利用Deepseek大模型深化分析穿透,深挖涉诈现金和黄金“两金”线索,严打取金犯罪团伙,拦截线下“两金”交付,日均避免损失150余万元。
“虽然我省反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当前全省面临的电诈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戚思宇表示。
全省各级各部门将继续抓实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通过优化涉诈短信、电话、网址等信息封堵处置机制,实施“境外来电保护”“屏蔽短信”等无感化保护措施。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应用,强化变种话术分析应对,精准溯源阻断。同时,持续健全跨行业风险信息快速共享和联动处置机制,及时预警管控风险账户。建立“识别-核查-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实时关注大额取现等异常行为,同步对取款人开展核查和数据共享。加强涉案资金追踪拦截,对涉案资金逐级下延追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此外,建立完善电诈案件“吹哨攻坚”机制,依托侦查中心资源优势,实现全链条打击。强化黑灰产整治,持续部署“扫楼”“清源”行动。针对互联网服务、公民信息等领域黑灰产热点,研发察打一体数据模型。持续聚焦对重点群体的预警宣传,依托大数据分析,对高发区域、高危行业和重点群体开展风险研判,及时复盘犯罪新介质、新路径,研发布建全维度信息流预警模型,提升涉诈信息预警覆盖面和精准度。
【警方提示】
警惕5类高发诈骗案件
针对当前电诈犯罪手段技术智能化、模式复合化、对象精准化等特点,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靖涛在提问环节中,介绍了5类高发的诈骗案件和市民群众可操作的防范方法。
在刷单返利类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递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甚至是涉赌涉黄信息,吸引受害人参与刷单点赞、做任务。随后以“做进阶任务”“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话术,诱骗受害人不断投入大额资金。
在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中,犯罪分子会伪装称“理财导师”或通过婚恋交友,诱导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初期允许小额返利并提现营造假象,一旦加大资金投入便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等话术阻止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常会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非法出境或护照有问题,并展示虚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增加可信度,随后以“进行资金审查、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否则实施抓捕”等话术,恐吓受害人转账或开启屏幕共享盗刷资金。
取消会员服务类诈骗也很常见。犯罪分子假冒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误开会员服务,将产生高额扣费”,随后以“协助关闭”“指导操作”等话术,诱骗受害者下载涉诈APP或点击虚假链接,诱导开启屏幕共享、开通免密支付等敏感权限,盗刷资金。
“线上诈骗+线下洗钱”的寄递现金黄金骗局也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犯罪分子通常先以“网约车投送现金,完成任务可返现”“高收益理财,上门收款”等话术,利用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套路实施诈骗,得逞后便诱导受害人线下取现,再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方便犯罪分子取走。
靖涛提醒市民群众,不要轻信高额报酬的兼职刷单、做任务信息和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汇款进行资金核查的;称误开会员服务要求下载第三方软件、添加私人账号或开启屏幕共享远程操作的;要求取现或购买黄金、购物卡等财物,并通过各种方式转交陌生人的都是诈骗。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瑞琪
日均拦截诈骗电话3.17万个
发布会上,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召集人戚思宇介绍,在组织推动方面,山东以深化打击治理电诈犯罪三年行动为抓手,突出政府领导、行业主责、部门参与,全力构建全社会抓反诈工作格局。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点评”工作制度,复盘分析诈骗话术、行业风险、防范漏洞、治理隐患和宣传盲区,通过风险提示、约谈督促、执法检查、重点整治等方式,督促问题突出地区和行业堵塞风险漏洞。
为精准开展防范反制,山东全力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持续提升电讯大数据智能分析效能,搭建14类和128个文本模型,日均拦截诈骗电话3.17万个、短信4.56万条。强化涉诈资金监测分析,与省内31家银行搭建联动模型801个,快速发现处置涉诈资金交易。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孟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在电话卡方面,我们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管控举措。”为全力整治“利用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核查75家企业,整改2家、关停1家,清理违规号码千余个。综合施策下,今年上半年,我省涉案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34.7%。
“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开展‘实名制治理’专项行动,严控异常入网。持续推进反诈大平台升级扩容,积极运用AI、大模型进行技术反制。全力配合公安机关、金融部门,联手预警和打击电诈犯罪。”孟强表示。
此外,山东还对重点群体进行了防范宣传,组织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3.6万余场,拍摄反诈公益视频800余个,依托综治“网格”“警格”建立反诈宣传微信群30余万个。针对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高发诈骗案件,发放宣传手册240余万册;举办“学生反诈安全直播课”“留学生防骗讲堂”等宣传活动。
涉诈电话漫游线索同比下降51.97%
戚思宇介绍,山东还健全完善了银行卡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强化账户分类分级管控措施,累计排查存量账户7.4亿次。建立涉诈电话卡“监测、发现、预警、处置、发布”闭环治理体系,完善手机、固话、虚拟拨号设备分析模型,涉诈电话漫游线索同比下降51.97%,组织运营商对全量境外来电、短信进行闪信提醒,提供关闭境外来电和短信服务。
在高效推动破案打击方面,全面整合资源、数据、手段和技术能力,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雷霆”等专项行动,聚焦网络、资金、信息三条战线,抓金主、打平台、断通道、斩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34万名。针对技术、洗钱、引流、供料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打击黑灰产集中会战,发起集群战役80批次,抓获嫌疑人6935名,缴获作案设备574件套、两卡323件套。整合海量数据,利用Deepseek大模型深化分析穿透,深挖涉诈现金和黄金“两金”线索,严打取金犯罪团伙,拦截线下“两金”交付,日均避免损失150余万元。
“虽然我省反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当前全省面临的电诈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戚思宇表示。
全省各级各部门将继续抓实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通过优化涉诈短信、电话、网址等信息封堵处置机制,实施“境外来电保护”“屏蔽短信”等无感化保护措施。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应用,强化变种话术分析应对,精准溯源阻断。同时,持续健全跨行业风险信息快速共享和联动处置机制,及时预警管控风险账户。建立“识别-核查-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实时关注大额取现等异常行为,同步对取款人开展核查和数据共享。加强涉案资金追踪拦截,对涉案资金逐级下延追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此外,建立完善电诈案件“吹哨攻坚”机制,依托侦查中心资源优势,实现全链条打击。强化黑灰产整治,持续部署“扫楼”“清源”行动。针对互联网服务、公民信息等领域黑灰产热点,研发察打一体数据模型。持续聚焦对重点群体的预警宣传,依托大数据分析,对高发区域、高危行业和重点群体开展风险研判,及时复盘犯罪新介质、新路径,研发布建全维度信息流预警模型,提升涉诈信息预警覆盖面和精准度。
【警方提示】
警惕5类高发诈骗案件
针对当前电诈犯罪手段技术智能化、模式复合化、对象精准化等特点,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靖涛在提问环节中,介绍了5类高发的诈骗案件和市民群众可操作的防范方法。
在刷单返利类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递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甚至是涉赌涉黄信息,吸引受害人参与刷单点赞、做任务。随后以“做进阶任务”“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话术,诱骗受害人不断投入大额资金。
在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中,犯罪分子会伪装称“理财导师”或通过婚恋交友,诱导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初期允许小额返利并提现营造假象,一旦加大资金投入便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等话术阻止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常会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非法出境或护照有问题,并展示虚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增加可信度,随后以“进行资金审查、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否则实施抓捕”等话术,恐吓受害人转账或开启屏幕共享盗刷资金。
取消会员服务类诈骗也很常见。犯罪分子假冒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误开会员服务,将产生高额扣费”,随后以“协助关闭”“指导操作”等话术,诱骗受害者下载涉诈APP或点击虚假链接,诱导开启屏幕共享、开通免密支付等敏感权限,盗刷资金。
“线上诈骗+线下洗钱”的寄递现金黄金骗局也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犯罪分子通常先以“网约车投送现金,完成任务可返现”“高收益理财,上门收款”等话术,利用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套路实施诈骗,得逞后便诱导受害人线下取现,再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方便犯罪分子取走。
靖涛提醒市民群众,不要轻信高额报酬的兼职刷单、做任务信息和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汇款进行资金核查的;称误开会员服务要求下载第三方软件、添加私人账号或开启屏幕共享远程操作的;要求取现或购买黄金、购物卡等财物,并通过各种方式转交陌生人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