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旺旺饭店:三十年匠心传承非遗美食

        槐荫区作为多元美食文化交融之地,汇聚众多清真餐馆,形成独特餐饮文化。其中,旺旺饭店(槐荫区周旺饭店)大梁骨作为当地特色美食备受推崇。
  
  去年12月,槐荫区政府公布槐荫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旺旺大梁骨为代表的小金庄大梁骨传统制作技艺上榜,成为槐荫美食文化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旺旺饭店的后厨已经亮起灯光。旺旺饭店负责人杨盈盈仔细检查着刚刚采购回来的新鲜食材说,“每根大梁骨都要用心处理。”
  
  大梁骨又称“羊蝎子”,是具有槐荫地域特色的一道清真传统美食,有“补钙之王”的美誉。资深食客都知道,济南最好吃的大梁骨在槐荫区小金庄,尤以旺旺大梁骨最为有名。
  
  “我们店有30年的历史了。”杨盈盈介绍道,1995年,家中老一辈在小金庄创立了最初的旺旺饭店,2020年店址搬迁至现在的地址——烟台路锦绣西城西北侧。
  
  在制作美食上,国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旺旺大梁骨选用当地小山羊羊脊柱,经过排酸、切割、浸泡、淘洗、去除油脂、再次淘洗、过滤水分等复杂程序后,加入八角、桂皮等十几种传统香料大火炖煮40分钟,再小火慢炖至肉质软烂,最终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旺旺大梁骨不腥不膻,老少皆宜。”杨盈盈说,即使平时不喜欢吃羊肉的人,也能接受,有很多老顾客。“以前旺旺饭店还在‘村委大院’的时候就经常吃,几天不吃,就想念这个味道,到现在都吃二十多年了。”前来用餐的村民周先生说道。
  
  “干饭店,口味最重要。”在杨盈盈看来,食材新鲜是保证口味的重要因素,制作大梁骨必须要用新鲜食材,“每天一大早就要去采购新鲜食材。”这也是旺旺大梁骨保证口味、30年来备受青睐的关键“秘方”。
  
  旺旺饭店自开店至今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用健康的食材做美味的食品,得到食客们一致好评。旺旺大梁骨更是以其独特的味道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者以及外国友人,杨盈盈骄傲地说,“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法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外国友人都曾到店里就餐,直夸我们菜品好吃。”

  大梁骨制作技艺不断创新

  2020年,旺旺饭店由小金庄老村委搬至现在的店址,虽然没有了古朴的小院子,但是更大的店面、更便利的交通,为旺旺饭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搬到新店后,我们对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整,可承接各类宴会。”杨盈盈介绍道,旺旺饭店现在采用“零点+宴会”的模式,既能满足三五好友小聚,也能承办600人的宴会,“如今婚宴、订婚宴、宝宝宴等宴席不断。”

  大梁骨作为当地特色美食代表,留住顾客的“胃”至关重要。杨盈盈说,旺旺饭店大梁骨制作技艺也在创新,“我们在酱香大梁骨的基础上,新增了椒麻、麻辣两个口味,让这道传统美食赢得了更多年轻食客的喜爱。”

  在加入新模式、新口味的同时,旺旺饭店对熟食制作技艺进行了提升。“我们的熟食礼盒包括牛肉、牛肚、蹄筋等产品,得到了顾客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杨盈盈指着刚刚发出的熟食订单说道。

  在槐荫区,流传着“没吃过旺旺大梁骨,不算到过槐荫”的说法。这一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饮食智慧的传统美食也多次被槐荫区、兴福街道推介,“我们曾经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栏目。”杨盈盈说,旺旺饭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登上槐荫区级非遗名录

  作为开业30年的老店,旺旺饭店始终践行着美食企业的社会责任。杨盈盈介绍说,饭店曾参与过公益活动,为社区白血病儿童带去牛尾汤、熟食礼盒等营养餐,也曾在甘肃、河南等地发生自然灾害时捐款捐物。

  “干饭店,是良心活。”是杨盈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牛尾汤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强筋健骨、滋补身体、美容养颜、促进消化等多种功效,“我们对自己的食品有信心,所以敢把这些健康食品送给有需要的人。”

  大梁骨作为本地的传统美食,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这种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大梁骨制作技艺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2024年12月,槐荫区政府公布槐荫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小金庄大梁骨传统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代表上榜,旺旺饭店为共同申报人之一。

  “来旺旺,人旺,财旺,事业旺!”旺旺饭店用三十年坚守诠释了“匠人精神”的真谛。如今,这道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美食正在书写新的故事——它不仅是槐荫人的味觉乡愁,更成为槐荫向世界展示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要让旺旺大梁骨像泉水一样,流淌出更远的味道,将槐荫美食发扬光大。”说完这段,杨盈盈又忙着招呼刚到的顾客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