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高温天气警惕热射病!

        7月5日下午,烈日炎炎,55岁的翟姓工人因多日来在烈日下劳作,出汗较多饮水不够,出现行为异常,意识模糊,十几分钟后突然倒地,持续昏迷呼之不应,于17:50送到济南显微外科医院急救站,到院后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此时患者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极迟钝,病理反射无反应,皮肤温度高到42℃以上,大小便失禁两次,初步诊断为劳力性热射病、呼吸性碱中毒、严重低氧血症等。
  
  劳力性热射病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引发的致命性急症,属于重度中暑类型,表现为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及多器官损伤,需立即降温抢救。
  
  在抢救室,患者被立即脱去衣服,冷水擦浴全身,同时戴冰帽、大冰块敷于两侧颈动脉、两腋下动脉、两侧腹股沟动脉、两侧腘动脉,在处理完大便失禁后给予冰毯协助降温,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又进行了紧急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并根据尿量适时适量补钾,并做了保护胃黏膜措施,防止缺血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此时患者腋下体温43℃,一时降不下来,降温措施继续,抢救至1小时测体温38.9℃,抢救至19:15时,体温37.9℃,患者意识好转,由深昏迷转为意识模糊状态,21:25病情初步稳定后,将患者推至CT室做头胸腹CT,21:52再测体温37.1℃,但病人此时出现寒战,又给予紧急处理,至23:00,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高强度抢救,患者病情终于趋于稳定,体温恢复正常。
  
  近期,类似的中暑病例明显增多,紧急救治也在不断上演。医生强调,在高温环境里出现胸闷、头晕、恶心想吐,都是中暑的前兆;而最危险的热射病,是会致命的。“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非要出去就戴遮阳帽、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服;在室内就用好空调、风扇,别让自己闷在热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