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
杂技盛宴“接地气”惠民演出燃爆乡村

济南市杂技团带来的精彩演出

商报济南消息 文艺扎根人民,杂技激荡人心。近日,济南市杂技团2025惠民演出走进济阳区新市镇,30多名演员,将杂技、魔术等一个个拿手“绝活”,用1个多小时的精彩表演,让5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雅的文化大餐。
济南市杂技团成立于1958年,60多年来,该团致力于杂技艺术的改革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浓郁生活气息和高难技巧艺术的杂技节目,曾多次代表国家赴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演出,为我国文化交流和杂技艺术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济南市杂技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将杂技艺术送到千家万户。
当天下午5时30分,济南市杂技团的大巴车就来到新市镇法治广场,演员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搭舞台、调试音响、准备演出的各种道具,原本空旷的广场渐渐被热闹的氛围填满,500多名观众齐聚一堂。7点30分,演出正式开始,《空竹》《蹬鼓》《高车踢碗》《球技》等节目轮番上演。年轻演员仰卧在舞台中央,双脚灵活地操控着大鼓,鼓面在脚尖的起落间旋转、腾空,引得台下观众屏住呼吸,直到鼓稳稳落回脚尖,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村民王奶奶攥着孙子的手,眼睛瞪得圆圆的:“这脚比手还灵活,真神了!”最让孩子们疯狂的是《小丑》和《魔术》两个节目,演员们走到孩子们中间,和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呼。
演出结束后,村民们迟迟不肯散去,有的村民拉着工作人员的手问:“下次啥时候来?我们还想看!”济南市杂技团团长侯阿曼说:“文艺创作方法有千百条,但是最关键的办法是要扎根人民,今天能把我们的杂技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我们的创作导向是艺术来自人民、扎根生活、服务群众,希望我们的杂技艺术能给老百姓带来精神的享受和文化体验。”老党员刘兴加高兴地说:“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杂技表演,这种平时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高雅艺术,今天在我们的家门口就欣赏到了,真是太高兴了,太棒了!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为济南市杂技团点赞!希望以后能多来几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种高水平的演出。”
夜色渐浓,广场上的欢声笑语还在回荡。这场“走基层”的杂技盛宴,不仅给新市镇的乡亲们带来了欢乐,更让扎根人民的艺术之花,在乡村的土壤里开得格外鲜艳。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见习记者 尉笑 通讯员 邓贞君
济南市杂技团成立于1958年,60多年来,该团致力于杂技艺术的改革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浓郁生活气息和高难技巧艺术的杂技节目,曾多次代表国家赴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演出,为我国文化交流和杂技艺术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济南市杂技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将杂技艺术送到千家万户。
当天下午5时30分,济南市杂技团的大巴车就来到新市镇法治广场,演员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搭舞台、调试音响、准备演出的各种道具,原本空旷的广场渐渐被热闹的氛围填满,500多名观众齐聚一堂。7点30分,演出正式开始,《空竹》《蹬鼓》《高车踢碗》《球技》等节目轮番上演。年轻演员仰卧在舞台中央,双脚灵活地操控着大鼓,鼓面在脚尖的起落间旋转、腾空,引得台下观众屏住呼吸,直到鼓稳稳落回脚尖,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村民王奶奶攥着孙子的手,眼睛瞪得圆圆的:“这脚比手还灵活,真神了!”最让孩子们疯狂的是《小丑》和《魔术》两个节目,演员们走到孩子们中间,和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呼。
演出结束后,村民们迟迟不肯散去,有的村民拉着工作人员的手问:“下次啥时候来?我们还想看!”济南市杂技团团长侯阿曼说:“文艺创作方法有千百条,但是最关键的办法是要扎根人民,今天能把我们的杂技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我们的创作导向是艺术来自人民、扎根生活、服务群众,希望我们的杂技艺术能给老百姓带来精神的享受和文化体验。”老党员刘兴加高兴地说:“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杂技表演,这种平时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高雅艺术,今天在我们的家门口就欣赏到了,真是太高兴了,太棒了!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为济南市杂技团点赞!希望以后能多来几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种高水平的演出。”
夜色渐浓,广场上的欢声笑语还在回荡。这场“走基层”的杂技盛宴,不仅给新市镇的乡亲们带来了欢乐,更让扎根人民的艺术之花,在乡村的土壤里开得格外鲜艳。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见习记者 尉笑 通讯员 邓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