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黄金期,中医养生受欢迎
三伏,趁“热”养生

三伏期间,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贴三伏贴

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却成为山东人养生的黄金时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传统中医的深入了解,身边掀起了一股三伏养生热潮。从医院里人潮涌动的贴敷针灸科室,到公园中热衷晒背的人群,各种花样养生方式正掀起一股热潮,展现着传统中医养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医院里的“三伏养生热”
今天,“三伏”当中的“中伏”即将开始,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早已备好自制药膏,准备迎接新一拨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该科副主任中医师吴春霞告诉记者,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开展三伏贴贴敷业务30余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配方、手工调配药物。“从药材筛选、研磨到药膏调制均由科室医护团队亲手完成,确保药效精准稳定。贴敷正式开始的当天早上才完成最后一道配药工序,这也是市民坚持选择五院中医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介绍,每年三伏期间的敷贴药膏是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灵活改变治疗时间和疗程,“像今年雨水比较多,我们药膏调配的比例也有调整。”
近两年的三伏天,前来找吴春霞贴三伏贴的市民明显增多,他们中既有长期受慢性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贴儿童三伏贴。“有位病号老寒腿多年,每到冬天就难受得厉害。连续贴了几年三伏贴后,症状改善了不少,今年他又来了。”吴春霞说,适合三伏贴的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寒湿性关节肌肉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按疗程贴敷,效果明显。“我每年都会咳嗽,自从在五院中医科贴了三伏贴之后再也没犯过,我这准备出去旅游也不能耽误我来贴敷,我非常信赖这里。”市民葛女士说。吴春霞的病号中,有人坚持十几年贴三伏贴,“从五六岁贴到青春期,对三伏贴的效果是真的很认可,全家几口一起来贴的也有不少。”
入伏以来,山东各地医院的中医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迎来了就诊高峰。在山东省中医院,天还未亮,就有市民在门诊大厅排队等候,只为能尽早贴上三伏贴。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轻面孔成为主力军,曾经被视为“长辈专属”的三伏贴,今年吸引了众多80、90甚至00后为了改善体质、缓解亚健康状态加入“养生大军”。他们一边交流着“亚健康”困扰,一边在社交平台分享“贴贴”初体验,让传统中医养生焕发出青春活力。
很多市民询问,没赶上贴头伏贴,中伏、末伏能不能贴三伏贴了?或者贴了之后疗效会不好?对此,吴春霞解释,头伏贴敷的患者要继续进行,而错过头伏者也可以在中伏贴敷,通过冬病夏治规范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取穴需准,自行贴敷不建议
医院要预约和排队,平时工作忙赶不上,自己买点三伏贴是不是也管用?针对这一需求,很多药店、养生馆、中医馆也都主推三伏贴等用品和项目。“我们去养生馆参加活动免费送了几盒,正在家里自己贴”,62岁的赵女士拿到了三伏贴也想赶潮流试一试,“这个三伏贴药盒里面有穴位图和说明书,就在家里找了生姜按照穴位涂一涂,再让老伴儿给贴上,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除了线下,线上冬病夏治也很热门,在网络平台上搜索三伏贴,很多单品显示已售上万件,“全家适用,简单易上手,在家就能养生”成为宣传口号。
“随着大家保健意识的增强,也为了经济方便,可能会有一些人在网上或药店自行购买穴位贴,网上购买的穴位贴首先要确保安全,明确其有效成分,此外如何贴敷也有讲究。”吴春霞表示,三伏贴讲究的是“辨证选穴”,它主要通过在人体穴位贴敷药物发挥作用,而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药物和穴位都大不相同,要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治疗。“一般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确定,找医生开适应的三伏贴处方进行贴敷。”
除了选穴有讲究,贴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不少。贴敷期间,烟、酒、生冷、油腻、辛辣、油炸食物统统要忌口;而且贴敷时要远离空调,因为皮肤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渗入和经络传导。贴敷后,皮肤也可能出现各种反应。轻微发红、微痒,及时揭去即可;要是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必须马上取下药膏,切不可抓挠、擅自涂药,一般可自行痊愈。儿童贴敷更要小心,时间比成年人短,还要避免大量出汗。“像我们自己研发的处方,医生都会自己试药,这一处我昨天贴了6个小时,现在还有点红印,这样再给患者贴敷就能有效控制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针灸推拿室,医生们也忙得不可开交。治疗室里艾草香气袅袅,几位患者正平卧在治疗床上,肚脐处隔着药饼,上方悬着点燃的艾柱,这是三伏灸中颇具特色的脐灸疗法。“艾绒的温热能透过神阙穴渗入脏腑,再配合穴位贴敷的药物渗透,两种温热之力叠加,散寒除湿的效果比单一疗法强得多。”主治医师一边为患者更换贴敷药膏,一边解释。
“往年单贴三伏贴总觉得劲儿不够,今年试了先灸后贴,后背和肚子都暖烘烘的。”王女士说,自己有多年的老慢支,往年冬天稍不注意就咳嗽,今年从初伏开始坚持灸贴结合,这阵子明显感觉呼吸顺畅了不少。“我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身体总是感觉很疲惫。听朋友说三伏天针灸养生效果好,就来试试。”一位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年轻人表示。
“三伏天阳气浮于体表,此时用灸法激发阳气,再借贴敷药物的药力深入经络,能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尤其适合关节冷痛、脾胃虚寒的人群。”吴春霞介绍,今年选择灸贴联合疗法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多因长期吹空调、饮食寒凉导致体质偏寒,希望通过传统疗法调理身体。
百花齐放的中医养生
除了三伏贴和针灸,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也备受青睐。当然还有一些人选择到大自然里去“养生”。在济南的大明湖公园、青岛的五四广场等公共场所,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一群“晒背族”。他们或坐在草坪上,或躺在瑜伽垫上,背对着太阳,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
“晒背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式。”正在晒背的李大爷说,“中医讲‘背为阳,心肺主之’,三伏天阳气最盛,这时候晒背可以补充阳气,驱散体内的寒湿。我坚持晒背两年了,冬天感冒都少了。”
晒背虽然看似简单,但也有讲究。专家建议,晒背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到11点或下午4点到6点,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晒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和眼睛,可以戴上帽子和墨镜;初次晒背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逐渐增加时间。
随着晒背养生的流行,一些衍生产品也应运而生。如便携式的防晒披肩、晒背专用的躺椅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一些健身机构还推出了“晒背瑜伽”“阳光冥想”等课程,将晒背与运动、冥想相结合,让养生更加多元化。
山东的三伏养生热潮,不仅是对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渴望通过科学的养生方式改善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自然、温和的健康解决方案。“希望大家都能增强保健意识,主动了解中医、体验中医,感受传统中医里的养生智慧,享受健康生活。”吴春霞说。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医院里的“三伏养生热”
今天,“三伏”当中的“中伏”即将开始,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早已备好自制药膏,准备迎接新一拨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该科副主任中医师吴春霞告诉记者,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开展三伏贴贴敷业务30余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配方、手工调配药物。“从药材筛选、研磨到药膏调制均由科室医护团队亲手完成,确保药效精准稳定。贴敷正式开始的当天早上才完成最后一道配药工序,这也是市民坚持选择五院中医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介绍,每年三伏期间的敷贴药膏是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灵活改变治疗时间和疗程,“像今年雨水比较多,我们药膏调配的比例也有调整。”
近两年的三伏天,前来找吴春霞贴三伏贴的市民明显增多,他们中既有长期受慢性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贴儿童三伏贴。“有位病号老寒腿多年,每到冬天就难受得厉害。连续贴了几年三伏贴后,症状改善了不少,今年他又来了。”吴春霞说,适合三伏贴的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寒湿性关节肌肉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按疗程贴敷,效果明显。“我每年都会咳嗽,自从在五院中医科贴了三伏贴之后再也没犯过,我这准备出去旅游也不能耽误我来贴敷,我非常信赖这里。”市民葛女士说。吴春霞的病号中,有人坚持十几年贴三伏贴,“从五六岁贴到青春期,对三伏贴的效果是真的很认可,全家几口一起来贴的也有不少。”
入伏以来,山东各地医院的中医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迎来了就诊高峰。在山东省中医院,天还未亮,就有市民在门诊大厅排队等候,只为能尽早贴上三伏贴。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轻面孔成为主力军,曾经被视为“长辈专属”的三伏贴,今年吸引了众多80、90甚至00后为了改善体质、缓解亚健康状态加入“养生大军”。他们一边交流着“亚健康”困扰,一边在社交平台分享“贴贴”初体验,让传统中医养生焕发出青春活力。
很多市民询问,没赶上贴头伏贴,中伏、末伏能不能贴三伏贴了?或者贴了之后疗效会不好?对此,吴春霞解释,头伏贴敷的患者要继续进行,而错过头伏者也可以在中伏贴敷,通过冬病夏治规范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取穴需准,自行贴敷不建议
医院要预约和排队,平时工作忙赶不上,自己买点三伏贴是不是也管用?针对这一需求,很多药店、养生馆、中医馆也都主推三伏贴等用品和项目。“我们去养生馆参加活动免费送了几盒,正在家里自己贴”,62岁的赵女士拿到了三伏贴也想赶潮流试一试,“这个三伏贴药盒里面有穴位图和说明书,就在家里找了生姜按照穴位涂一涂,再让老伴儿给贴上,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除了线下,线上冬病夏治也很热门,在网络平台上搜索三伏贴,很多单品显示已售上万件,“全家适用,简单易上手,在家就能养生”成为宣传口号。
“随着大家保健意识的增强,也为了经济方便,可能会有一些人在网上或药店自行购买穴位贴,网上购买的穴位贴首先要确保安全,明确其有效成分,此外如何贴敷也有讲究。”吴春霞表示,三伏贴讲究的是“辨证选穴”,它主要通过在人体穴位贴敷药物发挥作用,而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药物和穴位都大不相同,要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治疗。“一般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确定,找医生开适应的三伏贴处方进行贴敷。”
除了选穴有讲究,贴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不少。贴敷期间,烟、酒、生冷、油腻、辛辣、油炸食物统统要忌口;而且贴敷时要远离空调,因为皮肤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渗入和经络传导。贴敷后,皮肤也可能出现各种反应。轻微发红、微痒,及时揭去即可;要是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必须马上取下药膏,切不可抓挠、擅自涂药,一般可自行痊愈。儿童贴敷更要小心,时间比成年人短,还要避免大量出汗。“像我们自己研发的处方,医生都会自己试药,这一处我昨天贴了6个小时,现在还有点红印,这样再给患者贴敷就能有效控制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针灸推拿室,医生们也忙得不可开交。治疗室里艾草香气袅袅,几位患者正平卧在治疗床上,肚脐处隔着药饼,上方悬着点燃的艾柱,这是三伏灸中颇具特色的脐灸疗法。“艾绒的温热能透过神阙穴渗入脏腑,再配合穴位贴敷的药物渗透,两种温热之力叠加,散寒除湿的效果比单一疗法强得多。”主治医师一边为患者更换贴敷药膏,一边解释。
“往年单贴三伏贴总觉得劲儿不够,今年试了先灸后贴,后背和肚子都暖烘烘的。”王女士说,自己有多年的老慢支,往年冬天稍不注意就咳嗽,今年从初伏开始坚持灸贴结合,这阵子明显感觉呼吸顺畅了不少。“我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身体总是感觉很疲惫。听朋友说三伏天针灸养生效果好,就来试试。”一位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年轻人表示。
“三伏天阳气浮于体表,此时用灸法激发阳气,再借贴敷药物的药力深入经络,能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尤其适合关节冷痛、脾胃虚寒的人群。”吴春霞介绍,今年选择灸贴联合疗法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多因长期吹空调、饮食寒凉导致体质偏寒,希望通过传统疗法调理身体。
百花齐放的中医养生
除了三伏贴和针灸,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也备受青睐。当然还有一些人选择到大自然里去“养生”。在济南的大明湖公园、青岛的五四广场等公共场所,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一群“晒背族”。他们或坐在草坪上,或躺在瑜伽垫上,背对着太阳,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
“晒背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式。”正在晒背的李大爷说,“中医讲‘背为阳,心肺主之’,三伏天阳气最盛,这时候晒背可以补充阳气,驱散体内的寒湿。我坚持晒背两年了,冬天感冒都少了。”
晒背虽然看似简单,但也有讲究。专家建议,晒背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到11点或下午4点到6点,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晒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和眼睛,可以戴上帽子和墨镜;初次晒背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逐渐增加时间。
随着晒背养生的流行,一些衍生产品也应运而生。如便携式的防晒披肩、晒背专用的躺椅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一些健身机构还推出了“晒背瑜伽”“阳光冥想”等课程,将晒背与运动、冥想相结合,让养生更加多元化。
山东的三伏养生热潮,不仅是对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渴望通过科学的养生方式改善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自然、温和的健康解决方案。“希望大家都能增强保健意识,主动了解中医、体验中医,感受传统中医里的养生智慧,享受健康生活。”吴春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