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化解公共卫生焦虑

        新闻源

  近日,“高铁一次性座套热销”引发关注。夏日大多穿着清凉,因担心被传染皮肤病等原因,不少乘客自带一次性座套乘坐高铁。据报道,电商平台上,有的店铺一次性座套已售出21.7万件。铁路工作人员回应,列车座椅会定期消毒,对于乘客携带使用一次性座套,铁路系统并不反对。

  媒体圈  

  北京晚报

  高铁是“中国名片”,设施干净、车厢整洁是最基本的标准。铁路系统应该倾听一次性座套热销背后的呼声,建立更加精细化的卫生清洁制度。比如,夏季应该加大对高客流、高热度线路列车的清洁频次,加大对座椅和小桌板等身体高频率接触设施的消毒力度。此外,可通过电子化、视频化等手段,向乘客公示车内清洁流程和记录,让看不见的清洁变为乘客可感知的安心。高铁车厢是流动的公共客厅,乘客也该守住文明边界,既考虑身边乘客的感受,也要想想后续乘客的利益。

  新京报

  要彻底满足乘客的卫生需求,并符合环保价值的追求,那么根本的举措恐怕还在于铁路部门强化车厢、座椅的卫生保洁,从根本上打消乘客顾虑。从这个层面看,一次性座椅套热销其实也是个提醒和信号,反映了很多人对高铁更高服务标准的期待。
  
  至于这个期待如何实现,座椅套清洗频率能否加大,其在运营成本及时间效率上是否可行,可能这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但至少这种声音应被听见。可以想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乘客更高的卫生需求是大势所趋,相关部门应当关注并早做筹划应对。

  ◎潘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