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向世界发出粮食减损青年声音

        商报济南消息 25日上午,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大会首次设立“珍惜每粒粮、引领节俭‘新食尚’”青年论坛。多国家青年齐聚泉城,共议粮食减损解决方案,向世界发出粮食减损青年声音。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他们将成为全球粮食减损领域变革的力量,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重要主题。”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印度籍分子生物学家苏尼尔·S·甘古尔德表示。“责任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哪个年龄段,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每个人都应该携手合作应对这一严峻问题。”苏尼尔·S·甘古尔德说。
  
  山东农业大学番茄生物学团队青年科学家韩鸿宇以番茄为模型,展示中国减损科技突破。其团队通过完成栽培番茄与野生醋栗番茄基因组测序,从野生种挖掘出抗灰霉病、病毒病关键基因,使番茄实现从“易感病”到“抗病强”的转变。团队培育的耐压抗病“泰番”系列品种,成功将机械采收损耗降低40%,在山东寿光示范基地,新品种减少采后损失约12万吨/年。韩鸿宇表示,“粮食减损从来不是单一领域的战斗。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既要做实验室里的‘解码者’,用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技术突破育种瓶颈;也要做田间地头的‘转化者’,把抗病品种、耐储技术变成农民能上手的工具;更要做国际协作的‘桥梁者’,让番茄里的减损智慧,成为全球共享的减损方案。”
  
  ◎本组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于蓓蕾 张效嘉 胡霖悦 褚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