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3级经济学专业薛暮桥班 巩思辰
  
  有感于一则新闻:农民工陈直不仅大量阅读海德格尔的著作,还翻译出版了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波尔特的著作《海德格尔导论》。白日的辛勤劳作或许已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仍在空闲时间去追寻自己的一份诗意,追寻能让自己灵魂产生触动的东西。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如是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正是这份在大多数人眼里显得无聊的诗意,却让这位三十多岁汉子的灵魂散发出绚烂的光彩。
  
  面包与远方,这是人生来便去追求的东西。大多数人在少年时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远方,但那远方总因生活的磨砺而变得遥不可及。路边卖烧饼的大叔曾梦想去北京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妈妈小时候也曾想成为一名画家。而我五岁时的那句“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连同一张有着稚嫩而坚定的小脸的照片一直被放在书架上,但学业的压力和时光的流逝总让我离那句话越来越远,最后甚至于记不起当初的远方。在功利的世界中,陈直的那份诗意,那份执着令我们惊叹,亦勾起了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心中有远方,不漂流于世。起于理想与诗意,却终于对油盐酱醋的沉溺。在生活的忙碌中,因为失去了诗意,便会常常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只有心中有所爱,才能使内心充盈。雷海为从小热爱诗词,可现实最终让他成为了一名快递小哥,但他从未放弃这份热爱,总是于闲暇时觅得内心的宁静。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他神情镇定,出口成章,从眼神中能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这份诗意,令他立于浮华之世,仍能横而不流。
  
  粗衣恶食,不改人生本色。缺衣少食从来阻挡不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的拓升。颜回有志于道,故粗衣恶食,亦能自得其乐。为所爱之事,为何不乐?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想必陈直在读书时,亦有相似的体会。衣食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维持肉体的必需品,而他们精神高度已不是肉体层面所能限制的。
  
  多彩人生,始于足下。如今的我们,常常被繁重的学业压力搞得焦头烂额,似乎失去了追求所爱的时间与精力。但对诗意的追求,实则能够缓解我们的焦虑,治愈我们的忧伤。读一首李白的诗,总能让我们心胸开阔;品一品《瓦尔登湖》,能让我们回归本心,重拾儿时的梦想。
  
  书总在那里,诗意也一直藏于心底,只等我们细细挖掘。当诗意充满躯干,星火便自胸中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