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体检,岂能“走过场”?

        新闻源

  近日,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女士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她认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媒体圈 
   
  极目新闻

  十年体检未能预警,不是概率问题,而是责任问题。体检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用专业和严谨为生命站岗。若任由“走过场”成了常态,体检报告就会变成废纸,健康防线也会崩塌。这不仅会让公众对体检行业产生信任危机,还可能让一些潜在的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监管部门也应高度重视行业乱象,主动出手,体检行业藏着多少类似的“走过场”?机构资质是否合规、检测流程是否规范、医务人员是否尽责,都该来一次彻底排查。别让虚假的体检报告,成了健康隐患的“遮羞布”,延误治疗的“拦路虎”。只有从严监管、严肃追责,才能让体检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澎湃新闻

  说到底,体检机构应该让大家知道,健康体检是一种过滤式的筛查,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疾病,但不是发现早期疾病的“万能保险”,大家对健康体检不要期望过高。
  
  此外,体检的质量标准也要跟上,包括体检结果的综合评估、体检套餐的合理搭配等。前端设计明了,消费者才能知道自己选择的体检,到底能带给自己什么。

  ◎潘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