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今年前5月与上合国家进出口增长11.48%

山东4500列中欧班列通达23国

6月10日,在青岛胶州站,海关关员在现场监管中欧班列发车。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青岛消息 7月17日—18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将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大会将全方位展示合作机遇与发展成果,推动各方在经济发展、贸易投资、产业协作等领域的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近年来,山东省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往来密切,进出口贸易和往来投资情况呈现繁荣态势。
  
  2024年,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完成进出口总额5316.17亿元,其中出口3037.56亿元,进口2278.62亿元。2025年1—5月,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情况增长明显,完成进出口总额2409.93亿元,增长11.48%;其中,出口1294.56亿元,增长12.35%;进口1115.37亿元,增长10.48%。2024年,山东对上合组织国家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零配件、橡胶轮胎、基本有机化学品、钢材、汽车(包括底盘),分别占出口总额的9.3%、7.3%、6.4%、5.4%、5.3%。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拥有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供应链体系,与上合组织国家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2025年1—5月,山东对上合组织国家备案核准投资1.9亿美元,截至2024年累计备案核准投资61.7亿美元。

  在产业合作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项目和科研带到上合组织国家,海尔、山东重工、双星轮胎等省内企业纷纷在上合组织国家投资建厂、开展合作。物流贸易方面,依托山东省的区位、产业基础优势以及物流网络,中欧班列已成为山东省的优势线路,为上合组织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目前开行中欧班列超4500列,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搭建起上合组织国家面向日韩亚太“出海口”;TIR国际道路运输开通4条国际线路,累计发运超500车次,出境发运量稳居全国第一,为千余家进出口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便捷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初步构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合作,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山东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重大机遇。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将共同分享地方经贸合作经验,探索双向贸易投资提质增量创新方向,深化各国地方省州(市)多边双边经贸交流,推动各方在经贸、投资、矿产资源、新能源、交通物流、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农业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等领域精准对接、深入洽谈、务实合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