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过度刷手机,真会刷坏脑子

        新闻源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核心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严重情绪化反应、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提示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就是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媒体圈  

  北京青年报

  面对智能手机已深度嵌入人类生活的现实社会,“脑腐”一词横空出世敲响了数字时代的警钟。医学专家们揭示的青少年脑部结构改变、认知功能衰退等研究成果,不再是遥远的实验室数据,而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现实危机。这场由指尖滑动引发的脑部革命,正在改写人类认知进化的基本规律。规避由手机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脑腐”现象,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自觉。
  
  在这场人机文明博弈中,真正的敌人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人们对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脑腐”的警示不是要重返蒙昧,而是要在数字浪潮中守护住人性本质,即持续追问的能力与超越自我的勇气。

  半月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障碍”也演变成全球性难题,越来越多青少年因过度沉迷手机游戏走进诊室。“脑腐”带来的危害不仅在认知层面,还体现在躯体和情绪上。过度沉溺网络,减少现实社交,容易引发抑郁情绪,甚至发展成抑郁症,还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数字时代,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