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细微之间见天地

“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在济南启幕
徐青巍的油画上通常只有一只小鸟,尺寸与真实小鸟差不多大小,却能画得毫发毕现
点击查看原图
画家徐青巍在展览现场进行导展
点击查看原图
当观众走近这些栩栩如生的油画作品时,朴素的自然之美扑面而来
点击查看原图
        近日,由山东美术馆、山东画院、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启幕。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徐青巍近年创作的约30幅写实鸟类题材小幅油画,其精湛的笔触向观众传递出自然的独特魅力。
  
  7月4日下午,画家徐青巍在展览现场进行导展,介绍展览情况和个人创作理念。走进展厅,展厅一角的展台上提供的放大镜一下子就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注意力,“把它们放大以后就像是在看真的鸟。”即使将画面放大几十倍,也不会露出破绽。相较于现代艺术所流行的巨幅画作,徐青巍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本次展览所展出的都是小幅作品。他的画面上通常只有一只小鸟,尺寸与真实的小鸟差不多大小,却能画得毫发毕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龙燕 实习生 肖雅馨


  技法交融,重构作品

  徐青巍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文学硕士,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山东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美协主席团委员、油画艺委会主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曾提及,徐青巍在天津美院求学时学的是油画,但是他在骨子里却非常喜欢中国画。他便决定将油画与国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起初只是意境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它们与传统工笔花鸟之间的关系就更加融洽了。
  
  同样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的校友贾女士对于两种风格的融合与徐青巍展开探讨,“您在用油画绘制鸟类时有没有一种担心?因为中国画的色彩是比较轻盈的,更容易表现出鸟类振翅欲飞的感觉。”徐青巍则表示,在最初创作时,他更多的是利用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光影效果突出三维空间感。后来反复观摩了宋代的花鸟绘画,他认为平面性是当代绘画中弥足珍贵的一点,因此在创作时尽可能将三维效果压平。同时,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十分丰富,而传统国画中只有单色晕染。为了利用油画色彩优势,他又保留了浮雕式的空间,有了造型体积的转折,才能展现出同样颜色冷暖、亮暗的变化。

  自然之灵,绘艺之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拍摄的图片可以清晰记录景物,却只能带来机械的复刻。当观众走近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油画作品时,扑面而来的却是朴素的自然之美。“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力求将肉眼观察表现到极致,却又不局限于简单的描摹,而是将想象和生活化的体验融入到画面的真实中。”徐青巍在讲解中强调。
  
  艺术表达源于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昆虫、鸟类、自然中的一景一物在他的心中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一次我在画室中绘制作品时,忽然有一只蜘蛛从房顶上落了下来,我灵机一动便将它加入到画面中。因而在后续的许多鸟类油画作品中,都有昆虫的出现。这完全是自然馈赠的意外惊喜。”正是这种对自然的赤诚之心,赋予画面极强的生命力,给人以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