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政协以创新之姿开辟新路径
“1246”机制书写社情民意工作高分答卷

历城区政协撰写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精彩篇章

夏日的济南,热浪滚滚,在济南市历城区政协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将一份份社情民意信息通过“直通车”渠道上报省政协。自2024年3月5日被列为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后,历城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求,全力推动该项工作量质齐升。2024年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1316篇,整理上报835篇,其中被市政协采用383篇、省政协采用102篇、全国政协采用18篇,综合得分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今年上半年,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仍在持续“刷新”,收集各类信息969篇,同比增长70%;报送省政协信息434篇,同比增长118%,强劲的增长势头,彰显出历城区政协在该项工作上的深厚底蕴与不懈努力;佳绩的背后,是历城区政协精心构建的“1246”工作机制,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从“被动收集”到“主动破题”,历城区政协以创新之姿开辟新路径,用务实之举搭建“连心桥”,撰写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精彩篇章。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通讯员 杨文国 匡飞
“1”个目标领航:从“追赶者”到“排头兵”
“从全市中游偏上到全省前列,我们走的不是‘短跑冲刺’,而是‘接力攀登’。”面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长期徘徊在“舒适区”的情况,十届政协立下“头年打基础、次年上水平、三年大突破、年年有提高”的目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套战略布局,在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借助成为全省政协信息联系点的契机,历城区政协乘势而上,实现了上报篇数、采用篇数和综合排名的历史性突破。
“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历城区政协人拼搏奋进、追求卓越精神的生动体现。”“争先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份建议都打磨成‘政策拼图’的执着。”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民生小事,到制度创新的发展大事,历城区政协的工作人员以实干作风,将“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担当镌刻在每一份社情民意信息中。在这里,社情民意信息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通向民心的“暖心桥”。
“2”维发力织网:让民意“触角”延伸至城乡肌理
在历城区政协的创新实践中,“扩面”与“提质”如同双轮驱动的创新引擎,正将社情民意工作推向新高度,让社情民意真正连接群众呼声与政府决策。
“扩面”让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触角延伸得更广。去年成立的特邀信息员队伍,在今年得到进一步扩容。同时,历城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区直各部门、各街道明确信息员,编织起一张细密的信息收集网。社情民意不再是“无源之水”,无论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忙碌的部门,都成为信息的重要源头。清晨六点,鲍山街道的早餐铺里,商户通过手机扫码提交了附近摊贩的占道经营问题;下午两点,全福街道的网格员提交了关于社区食堂运营的建议。这看似不相关的场景,正通过历城区政协构建的民意网络紧密相连。
“提质”是动员各方力量,聚焦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关注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聚焦各单位、各行业、各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面对唐王街道曾经蔬菜种植户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滞销的困境,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推动政府搭建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组织电商培训,帮助农民拓宽销路。面对部分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缓慢、居民意见难统一等问题,政协委员联合多方共同努力,帮助旧貌焕新颜,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从“广纳百川”到“精准滴灌”,历城区政协通过“扩面”与“提质”的双向发力,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精准选题、找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每一篇信息都能“掷地有声”。
“4”轮驱动聚力:打造全员参与“同心链”
在历城区,通过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区直部门、政协工作者四大主体协同发力、“四轮驱动”,一幅全民参与、智慧涌动的社情民意收集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扎根基层的“民情探针”,每位政协委员都是一面高扬的旗帜,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将履职答卷书写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每年至少反映1篇社情民意信息”的硬约束,将责任与使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行动。民主党派成员、科研院校专家组成的100人特邀信息员队伍,如同智囊团,为信息工作注入专业智慧。在全区54个区直部门设立的信息直报点,成为信息收集的前沿阵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政协机关年轻同志全员参与,更是为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通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政协常委、常委联系政协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办公室联系特邀信息员、专门委员会联系街道和区直部门,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纵到底、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去年278位政协委员和特邀信息员踊跃参与撰写,134人报送的信息被市级以上政协采用,其中被上级采用信息10篇以上的达7人,一位政协委员更是以37篇的佳绩脱颖而出。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特邀信息员的专业智慧、部门单位的一线洞察与青年干部的创新活力交相辉映,在“四轮驱动”的强大合力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呈现出全员参与、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6”步闭环提效:构建全流程运转体系
在历城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犹如一台精密运转的“智慧引擎”,通过“学、研、编、报、评、奖”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博采众长-深入基层-精雕细琢-争分夺秒-查漏补缺-激励奋进”的完整闭环,让每一条民声都能“落地有声”。
培训室内,授课声与学员们的热烈讨论此起彼伏,连续四年的春季培训不仅汇聚了省市政协精英,今年更是吸引了100名特邀信息员、54名区直部门信息员,大家同吃同住,碰撞思维火花;与此同时,外出考察团带回的创新经验,正为信息工作注入新动能。街道社区里,通过专题“商量”,广泛搜集各类问题建议140余条,从中挖掘出32篇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政协商量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深度融合。编辑室内,两名年轻同志严格把关质量,精心打造的精品信息频频“出圈”,去年以来,28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面对重点热点选题,历城区政协迅速组织力量集中撰写,利用省政协联系点的“直通车”渠道,第一时间上报,去年就有16篇通过直报系统优先被省政协采用。每月的区政协机关工作会议上,主席会议成员认真点评、剖析问题、提出建议;秘书长每季度召集会议,进行专题调度,确保工作正确前进方向。“明星榜”、季度“喜报”和年度表彰大会,持续点燃参与者热情,两名表现优异的特邀信息员更被获增补为政协委员。这场全民参与的民意接力赛,正以闭环机制推动着历城区政协工作迈向新高度。
“社情民意是政协工作的‘源头活水’,要让每一条建议都带着泥土芬芳,让每一份报告都饱含民生温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历城区政协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让社情民意“声声”入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在政协工作的舞台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如今,这辆搭载着“1246”引擎的社情民意“直通车”,正满载着泉城百姓的期盼,驶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今年上半年,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仍在持续“刷新”,收集各类信息969篇,同比增长70%;报送省政协信息434篇,同比增长118%,强劲的增长势头,彰显出历城区政协在该项工作上的深厚底蕴与不懈努力;佳绩的背后,是历城区政协精心构建的“1246”工作机制,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从“被动收集”到“主动破题”,历城区政协以创新之姿开辟新路径,用务实之举搭建“连心桥”,撰写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精彩篇章。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通讯员 杨文国 匡飞
“1”个目标领航:从“追赶者”到“排头兵”
“从全市中游偏上到全省前列,我们走的不是‘短跑冲刺’,而是‘接力攀登’。”面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长期徘徊在“舒适区”的情况,十届政协立下“头年打基础、次年上水平、三年大突破、年年有提高”的目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套战略布局,在去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借助成为全省政协信息联系点的契机,历城区政协乘势而上,实现了上报篇数、采用篇数和综合排名的历史性突破。
“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历城区政协人拼搏奋进、追求卓越精神的生动体现。”“争先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份建议都打磨成‘政策拼图’的执着。”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民生小事,到制度创新的发展大事,历城区政协的工作人员以实干作风,将“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担当镌刻在每一份社情民意信息中。在这里,社情民意信息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通向民心的“暖心桥”。
“2”维发力织网:让民意“触角”延伸至城乡肌理
在历城区政协的创新实践中,“扩面”与“提质”如同双轮驱动的创新引擎,正将社情民意工作推向新高度,让社情民意真正连接群众呼声与政府决策。
“扩面”让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触角延伸得更广。去年成立的特邀信息员队伍,在今年得到进一步扩容。同时,历城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区直各部门、各街道明确信息员,编织起一张细密的信息收集网。社情民意不再是“无源之水”,无论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忙碌的部门,都成为信息的重要源头。清晨六点,鲍山街道的早餐铺里,商户通过手机扫码提交了附近摊贩的占道经营问题;下午两点,全福街道的网格员提交了关于社区食堂运营的建议。这看似不相关的场景,正通过历城区政协构建的民意网络紧密相连。
“提质”是动员各方力量,聚焦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关注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聚焦各单位、各行业、各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面对唐王街道曾经蔬菜种植户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滞销的困境,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推动政府搭建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组织电商培训,帮助农民拓宽销路。面对部分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缓慢、居民意见难统一等问题,政协委员联合多方共同努力,帮助旧貌焕新颜,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从“广纳百川”到“精准滴灌”,历城区政协通过“扩面”与“提质”的双向发力,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精准选题、找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每一篇信息都能“掷地有声”。
“4”轮驱动聚力:打造全员参与“同心链”
在历城区,通过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区直部门、政协工作者四大主体协同发力、“四轮驱动”,一幅全民参与、智慧涌动的社情民意收集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扎根基层的“民情探针”,每位政协委员都是一面高扬的旗帜,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将履职答卷书写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每年至少反映1篇社情民意信息”的硬约束,将责任与使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行动。民主党派成员、科研院校专家组成的100人特邀信息员队伍,如同智囊团,为信息工作注入专业智慧。在全区54个区直部门设立的信息直报点,成为信息收集的前沿阵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政协机关年轻同志全员参与,更是为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通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政协常委、常委联系政协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办公室联系特邀信息员、专门委员会联系街道和区直部门,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纵到底、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去年278位政协委员和特邀信息员踊跃参与撰写,134人报送的信息被市级以上政协采用,其中被上级采用信息10篇以上的达7人,一位政协委员更是以37篇的佳绩脱颖而出。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特邀信息员的专业智慧、部门单位的一线洞察与青年干部的创新活力交相辉映,在“四轮驱动”的强大合力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呈现出全员参与、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6”步闭环提效:构建全流程运转体系
在历城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犹如一台精密运转的“智慧引擎”,通过“学、研、编、报、评、奖”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博采众长-深入基层-精雕细琢-争分夺秒-查漏补缺-激励奋进”的完整闭环,让每一条民声都能“落地有声”。
培训室内,授课声与学员们的热烈讨论此起彼伏,连续四年的春季培训不仅汇聚了省市政协精英,今年更是吸引了100名特邀信息员、54名区直部门信息员,大家同吃同住,碰撞思维火花;与此同时,外出考察团带回的创新经验,正为信息工作注入新动能。街道社区里,通过专题“商量”,广泛搜集各类问题建议140余条,从中挖掘出32篇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政协商量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深度融合。编辑室内,两名年轻同志严格把关质量,精心打造的精品信息频频“出圈”,去年以来,28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面对重点热点选题,历城区政协迅速组织力量集中撰写,利用省政协联系点的“直通车”渠道,第一时间上报,去年就有16篇通过直报系统优先被省政协采用。每月的区政协机关工作会议上,主席会议成员认真点评、剖析问题、提出建议;秘书长每季度召集会议,进行专题调度,确保工作正确前进方向。“明星榜”、季度“喜报”和年度表彰大会,持续点燃参与者热情,两名表现优异的特邀信息员更被获增补为政协委员。这场全民参与的民意接力赛,正以闭环机制推动着历城区政协工作迈向新高度。
“社情民意是政协工作的‘源头活水’,要让每一条建议都带着泥土芬芳,让每一份报告都饱含民生温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历城区政协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让社情民意“声声”入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在政协工作的舞台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如今,这辆搭载着“1246”引擎的社情民意“直通车”,正满载着泉城百姓的期盼,驶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