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锚定双碳目标,聚焦绿色转型

山东环保集团多领域谱发展新篇

迁安项目厌氧区相关设备完成安装(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环保集团)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双碳”目标贯穿于改革发展各环节。集团在研发创新上成果丰硕,多项技术助力节能减碳;生产环节提质增效,各班组团队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径;经营管理精准发力,多举措推动节能降耗。同时,众多项目现场掀起节能减排攻坚战,多领域环保项目齐头并进,从资源循环利用到技术改造升级,再到科学管理协作,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为行业树立了典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雨

  多维度发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山东环保集团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企业践行的方向,把“双碳”目标落实到改革发展各环节,把“低碳”理念融入到生产运营全链条。而在这条绿色低碳的道路上,研发创新无疑是企业前行的强大引擎。
  
  鲁控数字技术(山东)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团队通过对节碳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研发“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园区及企业,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精准计量、精细管控和智能决策,为园区构建全方位的能碳管理体系,有效支撑企业节能降碳与绿色转型。贵州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团队聚焦再生铅主业,生产团队采用先进富氧熔炼工艺,显著降低能耗,提升废气回收率;实现废水重金属近100%回收、固废全利用,尾气制酸变废为宝,年减排硫化物超800吨;打造“废电池-再生铅-塑料-硫酸”全产业链,较传统工艺,每吨再生铅降碳达1.2公斤。
  
  在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提质增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各个班组团队正积极行动。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电气班组大胆探索蒸汽差压发电项目,巧妙地将熔炼炉余热锅炉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和压力能转化为电能,通过高速透平蒸汽余热发电机组,实现余压余热的综合利用。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320万kW·h的电量,折合标准煤约393吨。
  
  除了生产环节的提质增效,经营管理方面同样在为绿色低碳发展添砖加瓦。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难点堵点展开合力攻关,梁山前能生物电力有限公司通过锅炉节能降碳与生产优化,实现锅炉平均出灰渣量由最高13.1%降至9.05%,发电单耗同比下降0.26kg/kW·h,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菏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大力推进空压机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引入高效节能设备,实现空压机每小时节电108.72度,节电率高达50.82%,年节电量超90万度,为企业节能降耗贡献力量。作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心脏”,餐厨垃圾处置车间的厌氧发酵系统需全天候稳定运转。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项目技能操作人员以“毫米级”标准构建精密巡检体系,对反应罐温压参数实施实时监测,细致核查管道密封性、阀门灵活性及仪表精准度,通过制度化巡检流程与动态维护机制,实现核心设备全年无故障运行。

  多项目开展节能降耗攻坚

  今年年初,山东环保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高质量发展“十大突破行动”,环保职工以“突破发展有我”的实干精神躬身入局。一个个运营团队、攻坚小组深入项目现场,推动绿色工程落地;扎根科研一线,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运营效能。在这众多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中,各个项目现场的节能减排行动尤为亮眼,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河川大禹生态修复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餐厨垃圾处理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掀起了一场节能减排的攻坚战。
  
  面对严峻的节能降耗挑战,“绿色攻坚小组”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塔吊、升降机等大型设备待机时持续耗电,传统照明系统无法随光照自动调节,建材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导致空驶率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些难题,电工、机械师和调度员组成跨工种团队,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能降耗改进方案。他们为机械设备加装智能断电模块,实现空载自动休眠,降低待机能耗35%;安装双控照明系统,让临时用电减少40%;利用BIM技术建立土方平衡模型,优化开挖回填路径,减少土方运输量近50%。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创新成果斐然,项目施工阶段总能耗同比下降20%,每月节省电费超5000元,建筑垃圾产生量减少40%,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
  
  在环保集团的其他领域,同样有着攻坚克难、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方向,淄博市周村淦清污水处理厂便是其中之一。据悉,淄博市周村淦清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长年累月地不间断运行,老旧的A2O工艺曝气系统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氧气利用率不足,风机能耗居高不下,污水处理效率更是频频亮起“红灯”。
  
  面对曝气头堵塞、风机效率低、溶解氧波动大等等一系列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错,氧气利用率显著提高,稳定了污水溶解氧指标,提升了风机运行效率,每天可节省电量3000度,节约电费约2000元。

  多领域环保项目齐推进

  总投资5.92 亿元的贵州台江县铅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一体化综合项目,是贵州鲁控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对行业、社会和环保意义深远。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2024年,土建工程全面竣工,拆解、污水处理、动力制氧等核心设备迅速完成安装调试,成功具备试生产能力。步入2025年,项目进展稳步推进,一季度成功获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完成率高达203.6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达到6019.98万元。同时,在融资、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这类大型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不少企业也在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自身竞争力,航宇星物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收获更多国外客户,航宇星从今年3月开始启动G35超声波燃气表产线智能化改造,引入三台工业机器人,实现三大核心工位无人化操作:精准锁钉,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控制盒上盖锁钉,效率提升50%;高效装配,防拆帽安装工位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20%;智能码垛,表箱码垛机器人可自主规划最优路径,效率提升50%。
  
  为确保改造项目按期完成,公司团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以分秒必争的姿态全力推进。在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技术人员反复调试设备参数,对机械臂轨迹偏差等技术难题,通过无数次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最终攻克难关。据介绍,机器人上岗后,单线人工成本降低17%,产品合格品良率提升2%。改造项目按期完成标志着公司智能制造升级迈出关键一步。
  
  在环保领域,诸多项目正借助科学管理与高效协作之力,稳步推动绿色发展进程,河北迁安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作为河北迁安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的施工单位,河川大禹生态修复有限公司通过多维度强化团队协作与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高效推进。该项目通过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可将餐厨垃圾实现循环利用,液态的废弃油脂可用于制作生物质柴油;气态的沼气可直接进行发电,其自发电量可以满足厂区80%的用电需求;固态的细渣可以直接作为有机肥料,进行黑水虻养殖。此外,通过对厨余垃圾的规范化回收利用,将有效提升迁安市的环境治理水平,为当地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