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化学主板IPO终止
曾因股权及财务问题遭监管警示
商报消息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对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终止审核决定。本次终止系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及保荐申请所致。回溯其上市进程,海湾化学于2023年2月28日正式提交主板IPO申请并获上交所受理,同年7月20日收到首轮问询,但截至发稿,上交所官网尚未公开该轮问询的具体问题及公司回复内容。根据申报材料,公司本次IPO拟募集资金30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及技术升级。
海湾化学主要从事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高分子新材料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与产销,核心产品涵盖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烧碱等,并通过自产烧碱延伸至偏硅酸钠等无机化学品领域。其所处的化学原料制造业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受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宏观调控,同时接受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2.47亿元、20.40亿元及9.70亿元。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区间为124.45亿元至144.10亿元,同比波动- 4.47%至10.61%;归母净利润预计10.83亿元至12.54亿元,同比降幅达39.62%至47.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10.20亿元至11.91亿元,同比降幅41.62%至50.00%。
2024年5月,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对海湾化学出具监管警示决定。经查,公司在IPO申请阶段存在两大违规情形:
一是股权质押解除披露不完整,公司3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20% 股权,其中60%出资款5.67亿元来自以公司股权质押的银行借款。尽管申报材料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股权质押已解除,但现场检查未发现相关解除协议,实际该质押仅为上市申请办理阶段性解除,上市成功或终止后需重新办理。
二是多项会计核算不准确,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长期待摊费用、政府补助、存货、固定资产等科目存在核算误差,影响审核机构对财务数据的判断。
上述行为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相关规定,上交所指出,股权权属清晰及财务核算准确是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此次违规对审核工作造成干扰。
海湾化学前身为国营青岛化工厂,1999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22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据悉,2021年11月,海湾化学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双百基金、BRIGHT SUNSHINE两家外部投资者,并设立海湾皆丰、海湾志同、海湾道和3家员工持股平台。混改后,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0%,外部投资者持股13%,海湾集团及青岛国投合计持股67%。根据混改协议,员工持股平台及外部投资者增资价格为3.2881元。2021年4月30日,股权评估基准日公司股权价值为34.09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董事、监事及核心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其中海湾皆丰、海湾志同、海湾道和分别持股13.09%、4.62%、2.30%,形成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机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实习生 毕展豪
海湾化学主要从事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高分子新材料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与产销,核心产品涵盖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烧碱等,并通过自产烧碱延伸至偏硅酸钠等无机化学品领域。其所处的化学原料制造业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受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宏观调控,同时接受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2.47亿元、20.40亿元及9.70亿元。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区间为124.45亿元至144.10亿元,同比波动- 4.47%至10.61%;归母净利润预计10.83亿元至12.54亿元,同比降幅达39.62%至47.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10.20亿元至11.91亿元,同比降幅41.62%至50.00%。
2024年5月,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对海湾化学出具监管警示决定。经查,公司在IPO申请阶段存在两大违规情形:
一是股权质押解除披露不完整,公司3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20% 股权,其中60%出资款5.67亿元来自以公司股权质押的银行借款。尽管申报材料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股权质押已解除,但现场检查未发现相关解除协议,实际该质押仅为上市申请办理阶段性解除,上市成功或终止后需重新办理。
二是多项会计核算不准确,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长期待摊费用、政府补助、存货、固定资产等科目存在核算误差,影响审核机构对财务数据的判断。
上述行为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相关规定,上交所指出,股权权属清晰及财务核算准确是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此次违规对审核工作造成干扰。
海湾化学前身为国营青岛化工厂,1999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22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据悉,2021年11月,海湾化学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双百基金、BRIGHT SUNSHINE两家外部投资者,并设立海湾皆丰、海湾志同、海湾道和3家员工持股平台。混改后,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0%,外部投资者持股13%,海湾集团及青岛国投合计持股67%。根据混改协议,员工持股平台及外部投资者增资价格为3.2881元。2021年4月30日,股权评估基准日公司股权价值为34.09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董事、监事及核心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其中海湾皆丰、海湾志同、海湾道和分别持股13.09%、4.62%、2.30%,形成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机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实习生 毕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