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高新区 党建引领产城融合新篇章

工业社区治理模式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济高园区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点击查看原图
        2025年,随着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战鼓擂响,济南市委“项目提升年”行动的冲锋号角响彻泉城。作为全市经济建设核心引擎的济南高新区,正承载着14万余家市场主体的发展重托,在时代的浪潮中披荆斩棘。通过探索实践工业(产业)社区治理模式,高新区以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资源保障、精准供给服务三大举措为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深度嵌入经济发展最前沿。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力量总揽全局,指引方向,更始终恪守为民初心,构筑有温度的未来理想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实习生 杜天宇

  构建组织网络
  
  打造有温度的“红色堡垒”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轴、以上下联动为线、以精准服务为要,串联起园区企业、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打造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形成“互利共赢、互融共进”的工业社区治理范式。
  
  走进“智造谷”产业园,29栋单体建筑构成的产业集群内,6大网格化治理单元高效运转:按照德才兼备、公道正派的标准,选优配强网格长、党建指导员与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协商议事、定期走访、“接诉即办”以及企业“1+X”帮扶机制,选取产业发展好、党建工作好的“双好”企业指导帮包网格内多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共培产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水平,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并强化党员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锻炼,引导企业党员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共同诠释产城融合新图景。
  
  创新实施的“党组织统筹、社区化服务、网格化治理”理念,让“智造谷”产业园成为“工业社区”的典范。园区建立起“园区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企业党小组”三级治理架构,理顺工作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位于济南高新区孙村街道春暄路与飞跃大道交会处的算谷产业园,通过建立“算谷工业社区党委、园委会”两级组织架构,配强配优“网格管理员、党员志愿者”两大服务队伍,构建“党委领导、园区负责、企业参与、职工协同”多方共治工业社区治理格局,这种“两级组织架构+双服务队伍”模式,推动企业服务下沉,实现园区企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在济南高新北区,一座打破传统工业园区与城市社区边界的新型社区正在走进大众的视野。临港街道智造港社区以“有温度的服务、有活力的产业、有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品质的生活环境、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的“五有”标准,将城市社区服务理念融入工业场景,服务半径涵盖中欧制造国际企业港、中德智汇中心、中欧智造港等产业园区,覆盖80余家入驻企业及两万余名产业职工。通过构建“生产圈”与“生活圈”的深度融合,重构了社会治理底层框架,成功创立了济南高新区第一个经民政部门正式备案的工业社区,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夯实保障体系
  
  构筑有温度的“产业港湾”

  组织创新的同时催生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金谷产业社区通过构建社区党组织与治理委员会深度融合的双治理体系,配备专业化社工队伍,打造出“政企早餐会”“董秘碰头会”“产业链协商会”“社区自治圆桌会”四大发展服务平台,形成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在这片0.48平方公里的新兴土地上,1177家企业、超20万常驻办公人员将享受到济南高新区“10分钟产业服务圈”带来的便捷体验。

  “10分钟产业服务圈”是济南高新区破解“两个覆盖”质效提升、惠企服务精准度、园区治理效能优化等课题的创新举措之一。锚定“三次创业”新征程,紧扣“项目提升年”工作主线,高新区正深入探索工业(产业)社区模式升级路径,推动党建工作深度嵌入经济发展最前沿。通过建立党工委班子成员包联制度,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落实专项经费,整合党建指导员、产业社工、网格员三支专职队伍,组建党员、职工代表、物业管家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每个社区均配强不低于20人的专业化服务力量。
  
  在算谷产业园工业社区,其打造的“政务服务e站”,集成窗口服务、帮代办、远程办理、自助服务等功能,构建起服务企业的“微型智慧政务综合体”。商事登记、法律税务、投资审批等200余项政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全程通办”,为园区及周边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智造谷”产业园工业社区建立的3个“一对一”服务机制,为潜力企业配备专职导师、为在孵企业配备驻企专员、为重点企业配备服务管家,累计培育出16家规上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种保障体系的温度,在人才服务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金谷产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2500平方米的服务阵地集成了共享自习室、24小时健身房、职工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其打造的“槿秀里”社区商业服务品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活加油站”。而在算谷产业园,职工之家、园区生活驿站等生活服务平台,让产业工人在忙碌之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精准投送服务
  
  搭建有温度的“发展桥梁”

  当数字孪生技术遇见区域产业治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济南高新区上线的数字孪生智慧平台正在给出答案。汇集多源空间数据,同时集成、三维渲染全要素时空信息,建立全面的虚拟实境场域复合体,构建济南高新区数字孪生底座,不仅实现园区三维可视化管理,更通过数据集成分析,为每家企业精准“画像”,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与之配套的“一刻钟触达、24小时办结”机制,让诉求响应速度极速提升,企业难题得以高效破解。
  
  为确保服务精准触达,各园区将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方式,为工业社区配备专职社工,专职从事社区党建、社区治理和企业服务。这些“管家式”服务人员将成为党组织、职能部门、企业、员工之间的“超级链接点”,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同时,全盘考虑职能部门的职责和资源,整合发改、人社、财政、审批等涉及企业服务的区级部门力量,打造一支扎根社区、凝聚丰富政府公共资源的“服务天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方面,济南高新区同样下足功夫。在硬件上,配置政务服务、业务指导、人才推介等功能,打造企业身边的“服务超市”;在软件上,推行标准化服务,实现开放办公、实体运行,确保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种智慧赋能正在重塑政企互动模式。金谷产业社区搭建的政企早餐会、产业链协商会、汪悦工作室等平台,已成为政企沟通的“连心桥”。在这里,企业可以“点单”提出需求,政府则“接单”提供服务,形成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配置的良性循环。
  
  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完善保障体系,从智慧平台赋能到精准服务直达,济南高新区正以“有温度的服务”重塑产业治理生态,在这片沃土上,在党建引领下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未来,随着示范社区的打造,这里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