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

激活党建红色动能 解锁“幸福全福”密码

全福街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由街道党工委“红色动能”向人民群众“幸福势能”的关键跃升
点击查看原图
        行走在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孩子追逐嬉戏时纯真的笑脸、青年人创业奋斗中自信的笑颜、老年人悠然漫步间满足的笑容……一张张生动的“幸福面孔”,成为街区最温暖的底色。在这里,“全民幸福是全福”不是流于表面的响亮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城市建设的每一寸土壤,渗透到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
  
  2025年,全福街道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域深化“幸福全福”党建品牌,聚焦党建基础、城市社区、新兴领域三大攻坚方向,通过系列创新实践,实现由街道党工委“红色动能”向人民群众“幸福势能”的关键跃升,为培育全面过硬街道注入澎湃动力,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居民,都能在烟火日常里触摸到稳稳的幸福。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通讯员 李华 王辰昊

  幸福,源自于坚实的“红色堡垒”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关键是要有一支靠得住、顶得上、干得好的队伍。为了筑牢干部队伍这个“幸福根基”,街道下了硬功夫。
  
  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幸福学苑”成了党员干部的“加油站”。全福街道创新“党员+干部”大教育格局,推行“3+3+3”模式:精准调研大家想学什么,分类开设党建实务、社区治理等“接地气”的课程,打造“全链条培育党员队伍、全方位勾勒能力图谱、全覆盖抓好分类教育”三大特色,形成基层党建实务、社区工作实务、基层治理实务三类课程体系,有效解决理论学习“蜻蜓点水”“学用脱节”等问题,推动党员教育与人才培养“双向奔赴”。
  
  通过“三级联学”凝聚共识,从街道党工委带头领学强示范,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到各支部聚焦主题深学,围绕政策文件、重要讲话开展专题研讨;再到网格微格创新学,将学习阵地延伸至楼栋院落、居民家中,同时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学思践悟深度融合。党员干部们不仅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辖区内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精气神”。
  
  街道还开展“提标育强”行动:以历城区“履职能力提升年”为牵引,分季度推进“抓学习、强调研、促整改”行动,坚持实干导向,聚焦“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开展笔尖上的较量、指尖上的对决等实战化业务培训6期,全方位提升党员干部公文写作、数字办公、民生走访、舆情处置、矛盾化解等各项能力……一场场“笔尖上的较量”“指尖上的对决”实战培训,让干部们练就了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幸福,流淌在治理的“毛细血管”

  幸福不是空中楼阁,它渗透在社区治理的每一个细节。

  “党建+网格”织密经纬、接收民声:“一格三问”“三长听四邻”——这成了全福街道网格员们的“工作法宝”。党员、楼长、网格员深入楼栋,听诉求、解难题。小区里闲置的角落变身“红色议事亭”“百姓评理说事点”,居民和物业坐下来,心平气和议大事、解难事。定期开张的“公益集市”,把理发、磨刀、义诊等服务送到家门口,邻里情在“嵌入式”服务中升温。不论是电建一公司社区“共建花园之福荫里”建设行动,还是桑园北社区“睦融邻里·集乐桑北”公益集市活动,抑或是新春佳节坚守岗位走访孤寡老人,这些都是社区深化基层治理、凝聚多元主体合力的生动实践。
  
  街道为社区“两委”量身定制《三年成长规划》。一场场班子运行调研如精准“体检”,后备人才培养库似沃土储粮,让社工队伍的“根系”深扎基层。举办红色故事沉浸式演绎,传承初心使命;开展12期“先锋上讲台”,邀请党校教授、社区书记、先进模范上台授课,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致力于打造出一支“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的干部队伍。
  
  街道依托“砺社学堂”,在南全福、名辉豪庭、烟厂社区打造3个现场教学实践基地,每季度选派6名社区骨干开展跨社区实训锻炼。同时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其他先进社区,围绕社区企业培育、小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当前基层党建重点课题开展观摩研学,通过“实地教学+现场练兵”模式推动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今年五月,“砺社学堂”2025年第一期培训班在全福街道名辉豪庭社区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以“学经验,提本领,解码‘幸福家园’建设新路径”为主题,采用“外出学习+授课分享+交流研讨”的立体化培训模式,聚焦阵地建设、小区党组织建设、多元共治及社区企业等当下城市社区党建热点领域,为学员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习盛宴。

  幸福,绽放在新兴的“活力地带”

  城市的活力,在蓬勃发展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福街道主动拥抱这股新力量,倾力打造商圈里的“红色引擎”。在荣盛商圈,“助燃红色动能”项目让党建活动既严肃又活泼。街道将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作为“必修课”,为各党支部的12类基础工作建立“成长档案”,悉心指导7个党组织完成换届,筑牢战斗堡垒。劳动普法进企业的活动,如一盏明灯照亮劳动者维权之路,既守护了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共生,也为商圈繁荣注入法治力量;遮阳帽DIY制作现场,社区女性以巧手编织爱心,让雷锋精神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儿童读书会里,孩子们在书香中遨游,为假期绘就斑斓色彩。这些充满“党味”与“鲜味”的活动,让党建工作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浸润生活的温暖实践。
  
  街道与新兴领域党组织的联建共建,如纽带串联起信仰与情怀。8场参观党史馆、观看《志愿军》等活动,让党员们在红色记忆中触摸历史温度,汲取奋进力量。奥斯福党支部书记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中新科农党支部微视频深情讲述支部故事,这些榜样如旗帜飘扬,引领更多党员争当先锋。每一次联建,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场活动,都是初心的回响,让党组织的活力如清泉奔涌不息。
  
  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是城市“摆渡人”,街道用细致入微的关怀编织起温暖网络,动态管理台账记录着每一份需求,23项问题的解决是承诺的兑现;20余场技能培训、健康义诊,如春日暖阳照进心窝,让奔波的身影感受到家的温度。
  
  在为他们建起的“泉新泉驿”服务驿站,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手机能充电,还能参加技能培训、享受健康义诊。“以前送单间隙只能路边蹲会儿,现在有地方吹空调、喝降温防暑茶,困了还能睡一会儿,感觉一直被人惦记着、关心着,心里暖暖的。”快递员小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份关怀,也引导着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巡逻、文明宣传,成为街道治理的新生力量。
  
  在全福街道,一张张笑脸就是最生动的答卷:“幸福全福”的党建品牌,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镌刻在全街道干部群众心中的温暖共识,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生活实感。
  
  在这里,幸福触手可及,它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也融进了街区跳动的脉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