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 “党建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擘画千亿级现代化强区新图景

天桥区以党建为引领,精雕城市品质,重塑发展格局

在泉城济南的北部,奔腾的黄河勾勒出城市极具现代感的轮廓。天桥区,这片依河而兴的热土,正以“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曾经的老旧厂区,正褪去“工业锈带”的旧貌,蜕变为充满活力的“生活秀场”;五柳岛生态公园,经由生态治理工程重塑,不仅重现水清岸绿,更蝶变为承载红色记忆的教育新地标……这些跃然眼前的城市更新场景,正是天桥区以党建为引领,精雕城市品质、重塑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从老旧街巷焕新升级的城市更新现场,到特色产业园区内涌动的创新火花;从基层治理前沿的探索突破,到民生服务末梢的温情传递,党旗始终在攻坚克难的现场猎猎招展。天桥区正将党建引领为引擎,精准驱动城市空间重塑、经济能级跃迁、治理效能升级,让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城区深度转型的强劲势能,书写新时代城市有机更新的天桥答卷,迈向全面建设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宏伟目标。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破局重塑,擘画城市宜居新图景
在城市迭代升级的宏大进程中,天桥区以党建为牵引,以实干为基石,在城市更新的蓝图上落笔生辉。2025年以来,全区紧扣“项目提升年”战略部署,锚定“123456”城市更新工作体系和25175工作体系,密集铺开77个更新项目,总投资达970亿元。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速、多点突破,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为品质提升开辟新通道。
天桥区将片区开发视为撬动全域更新的战略支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更新。面对片区征迁这一“硬骨头”,天桥区的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贴近群众,用心倾听诉求,精准解读政策,高效整合资源,逐一化解症结。北湖片区全面清零的达成,为区域发展释放出宝贵的空间资源。去年5月启动的丁太鲁新徐、王炉北辛、桑梓店三大片区征迁,同样高效推进。此外,制锦市铜元局、金至北山、泺口二期等片区也计划年内启动拆迁建设,党员干部们已提前介入,为后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融资方面,该区破解资金瓶颈,党组织主动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党员干部多方奔走,全力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已成功争取银行总授信额度达359亿元,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在土地要素保障上,该区精准发力,有效化解批而未供、盘活闲置土地589亩。同时,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全口径供地量及土地价款金额稳居全市前列。
聚势赋能,点燃产业跃升新引擎
天桥区精心构筑“1 + 12”特色园区发展格局,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为龙头,全面铺开医疗器械、机器人、检验检测等12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党员干部化身“项目专员”,扎根园区建设一线,全程护航,扫清障碍。目前,各特色园区已成功签约项目34个,党建引领下的特色园区建设正迸发出强劲加速度。
商贸产业是天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天桥区积极搭建赋能平台,引导企业拥抱变革,推动传统商贸焕发新生机。堤口果品、泺口服装等7个改造项目成功跻身国家级现代商贸流通试点;山东通讯城、凤凰山电商产业园入选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全市首个双轨TOD商业综合体万虹中心预计将于10月正式亮相。
在探索旧厂区、旧街区微更新的实践中,党员干部再次成为活化利用的核心推手。他们深挖历史文化脉络,全力推进制锦市铜元局片区打造世界级泉文化街区,唤醒沉睡的历史街区。同时,推动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等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推进织梦文化公园、山钢锦绣里等商业综合体陆续投入使用,推动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1908鲁丰创意园等运营管理持续优化,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让党建引领下的老厂区、旧空间绽放出时代魅力。
共治共享,构筑社区幸福共同体
天桥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坚持“社区搭台、多元参与、服务提升、居民受益”路径,创新共治载体,显著提升了社区服务的韧性与可持续性。聚焦拓宽社区专业服务“资源池”,天桥区发布《社区社会服务资源清单》,严格“服务主体申报—社区推荐—街道(部门)审核—区级把关”准入程序,充实社区专业服务兜底选项。从“摸排居民需求”到“实地考察比选”,再到“‘两委’集中研究”和“签订合作协议”,每一个环节都有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天桥区以党建赋能空间运营,实施“幸福家园先锋行动”,通过综合拆、建、扩、改等方式,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党群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嵌入式设施建设和亲民化改造。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释放出社区食堂、四角工坊等25处惠民空间,整体提升了阵地服务承载力。出台培育发展社区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社区社会企业+社区居委会”双主体发展思路,规范独立、合作、租赁等4种发展模式,制定社区社会企业发展指引,健全发展社区经济的组织和政策保障。
此外,各级党组织积极作为,拓展资源置换场景,全面推广“空间换服务”“场地引资源”创新模式,免费或低成本提供阵地空间,吸引专业机构、“社区达人”等多元主体常驻、随驻阵地。党组织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各方主体通过“自主开发+ 市场链接”“区域共享+ 多元共治”等方式,经营起小修小补、“梦创工坊”、爱心粥铺等特色项目,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党组织还自主策划睦邻维修、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各社区以党群阵地为坚实平台,推动各类资源下沉汇聚、服务集成供给,让党群阵地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品牌引领,谱写发展时代强音
在天桥区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党建工作正以创新姿态,激活着全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如同闪亮的坐标,在基层治理与创新发展的版图上标注方向、凝聚力量,驱动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枫叶大篷车”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是天桥区最温暖的“银发力量”。一群退休不褪色的老干部,穿梭于街巷楼宇,为城市更新注入人文温度。他们或是化身政策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惠民政策送入千家万户;或是变身社区规划师,凭借丰富经验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言献策;或是成为矛盾调解员,以长者智慧化解邻里纠纷。
“先锋天桥”党员教育品牌,锻造出一批攻坚克难的“红色尖兵”,助力党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经风雨、壮筋骨,将党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同心联盟·聚力‘桥’行”社会服务品牌,汇聚起跨界协同的磅礴合力,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整合资源“摆摊”,居民群众按需“赶集”的形式,将优质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风劲帆满图新志,焕新蝶变启盛时。未来,天桥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把党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效能,在城市更新中雕琢品质,在经济发展中勇攀高峰,在社会治理中深耕民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天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党旗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高高飘扬,为济南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天桥力量。
从老旧街巷焕新升级的城市更新现场,到特色产业园区内涌动的创新火花;从基层治理前沿的探索突破,到民生服务末梢的温情传递,党旗始终在攻坚克难的现场猎猎招展。天桥区正将党建引领为引擎,精准驱动城市空间重塑、经济能级跃迁、治理效能升级,让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城区深度转型的强劲势能,书写新时代城市有机更新的天桥答卷,迈向全面建设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宏伟目标。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破局重塑,擘画城市宜居新图景
在城市迭代升级的宏大进程中,天桥区以党建为牵引,以实干为基石,在城市更新的蓝图上落笔生辉。2025年以来,全区紧扣“项目提升年”战略部署,锚定“123456”城市更新工作体系和25175工作体系,密集铺开77个更新项目,总投资达970亿元。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速、多点突破,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为品质提升开辟新通道。
天桥区将片区开发视为撬动全域更新的战略支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更新。面对片区征迁这一“硬骨头”,天桥区的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贴近群众,用心倾听诉求,精准解读政策,高效整合资源,逐一化解症结。北湖片区全面清零的达成,为区域发展释放出宝贵的空间资源。去年5月启动的丁太鲁新徐、王炉北辛、桑梓店三大片区征迁,同样高效推进。此外,制锦市铜元局、金至北山、泺口二期等片区也计划年内启动拆迁建设,党员干部们已提前介入,为后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融资方面,该区破解资金瓶颈,党组织主动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党员干部多方奔走,全力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已成功争取银行总授信额度达359亿元,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在土地要素保障上,该区精准发力,有效化解批而未供、盘活闲置土地589亩。同时,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全口径供地量及土地价款金额稳居全市前列。
聚势赋能,点燃产业跃升新引擎
天桥区精心构筑“1 + 12”特色园区发展格局,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为龙头,全面铺开医疗器械、机器人、检验检测等12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党员干部化身“项目专员”,扎根园区建设一线,全程护航,扫清障碍。目前,各特色园区已成功签约项目34个,党建引领下的特色园区建设正迸发出强劲加速度。
商贸产业是天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天桥区积极搭建赋能平台,引导企业拥抱变革,推动传统商贸焕发新生机。堤口果品、泺口服装等7个改造项目成功跻身国家级现代商贸流通试点;山东通讯城、凤凰山电商产业园入选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全市首个双轨TOD商业综合体万虹中心预计将于10月正式亮相。
在探索旧厂区、旧街区微更新的实践中,党员干部再次成为活化利用的核心推手。他们深挖历史文化脉络,全力推进制锦市铜元局片区打造世界级泉文化街区,唤醒沉睡的历史街区。同时,推动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等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推进织梦文化公园、山钢锦绣里等商业综合体陆续投入使用,推动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1908鲁丰创意园等运营管理持续优化,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让党建引领下的老厂区、旧空间绽放出时代魅力。
共治共享,构筑社区幸福共同体
天桥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坚持“社区搭台、多元参与、服务提升、居民受益”路径,创新共治载体,显著提升了社区服务的韧性与可持续性。聚焦拓宽社区专业服务“资源池”,天桥区发布《社区社会服务资源清单》,严格“服务主体申报—社区推荐—街道(部门)审核—区级把关”准入程序,充实社区专业服务兜底选项。从“摸排居民需求”到“实地考察比选”,再到“‘两委’集中研究”和“签订合作协议”,每一个环节都有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天桥区以党建赋能空间运营,实施“幸福家园先锋行动”,通过综合拆、建、扩、改等方式,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党群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嵌入式设施建设和亲民化改造。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释放出社区食堂、四角工坊等25处惠民空间,整体提升了阵地服务承载力。出台培育发展社区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社区社会企业+社区居委会”双主体发展思路,规范独立、合作、租赁等4种发展模式,制定社区社会企业发展指引,健全发展社区经济的组织和政策保障。
此外,各级党组织积极作为,拓展资源置换场景,全面推广“空间换服务”“场地引资源”创新模式,免费或低成本提供阵地空间,吸引专业机构、“社区达人”等多元主体常驻、随驻阵地。党组织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各方主体通过“自主开发+ 市场链接”“区域共享+ 多元共治”等方式,经营起小修小补、“梦创工坊”、爱心粥铺等特色项目,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项目运营与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党组织还自主策划睦邻维修、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各社区以党群阵地为坚实平台,推动各类资源下沉汇聚、服务集成供给,让党群阵地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品牌引领,谱写发展时代强音
在天桥区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党建工作正以创新姿态,激活着全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如同闪亮的坐标,在基层治理与创新发展的版图上标注方向、凝聚力量,驱动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枫叶大篷车”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是天桥区最温暖的“银发力量”。一群退休不褪色的老干部,穿梭于街巷楼宇,为城市更新注入人文温度。他们或是化身政策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惠民政策送入千家万户;或是变身社区规划师,凭借丰富经验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言献策;或是成为矛盾调解员,以长者智慧化解邻里纠纷。
“先锋天桥”党员教育品牌,锻造出一批攻坚克难的“红色尖兵”,助力党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经风雨、壮筋骨,将党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同心联盟·聚力‘桥’行”社会服务品牌,汇聚起跨界协同的磅礴合力,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整合资源“摆摊”,居民群众按需“赶集”的形式,将优质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风劲帆满图新志,焕新蝶变启盛时。未来,天桥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把党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效能,在城市更新中雕琢品质,在经济发展中勇攀高峰,在社会治理中深耕民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天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党旗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高高飘扬,为济南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天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