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槐荫区兴福街道

党建引领赋能 解锁精耕善治“幸福密码”

点击查看原图
        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的楼宇间,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的实验室中,槐荫区兴福街道正以党建为笔、以服务为墨,绘就一幅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这里,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AI社工”走进居民微信群,楼宇党建会客厅构筑起党群服务新格局……一项项创新举措,让这座兼具枢纽经济活力与城市治理温度的街道,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兴福图景”的鲜活注脚。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全域党建促进“全域治理”

  作为济南西部门户,兴福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创新打造“兴火”党建品牌,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全域党建促进“全域治理”,为辖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真没想到,这里还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在中建锦绣广场党群之家,居民李先生被打造提升后的全新布局吸引。今年3月份,聚焦关注楼宇企业需求、建强有效沟通渠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兴福街道积极推动中建锦绣广场党群之家提档升级,从文化墙设计到交流空间优化,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让党员和企业代表们有了更坚实的思想阵地和沟通平台,不断发挥“楼宇党委+楼委会+商会”共治优势,推动延链强链补链。
  
  针对辖区拥有30座商务楼宇、2.5万家企业的特点,兴福街道创新“楼宇党建”新模式,为经济高地筑堡垒。依托首诺城市之光党群会客厅,构建“内网管理、外网服务”楼宇党群服务新格局。积极指导成立泉城好品直播电商基地党支部,为辖区网络主播、带货达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这堂党课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在印象济南商圈党校,党员小李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心得。兴福街道依托街道党校主阵地,构建以28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印象济南商圈党校、“一路清廉”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济西站区党性教育基地、开创集团等省市区“两新”工作示范点及知新·灯塔书屋为支撑的“1+28+N”党建阵地矩阵,让理论学习“活”起来。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兴福街道关注的另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街道持续擦亮“兴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常态化开展“青锋论坛”“Young样兴”主题活动,为干部成长立讲台、搭舞台、建平台。全链条打造“引、育、留、用”的人才赋能生态,聚力“青年友好型城区”创建,充分发挥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等高能级平台载体吸引力,着力打造西城人才高地。
  
  此外,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特色宣传矩阵,全面展示街道建设成果。依托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和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位优势,突出“京沪系”楼宇、产业园集聚资源,不断强化辖区重点企业、楼宇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近年来,兴福街道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力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兴福答卷”。
  
  走进担山“红小院”,这个以党建为主题的活动空间,已成为群众休闲的“打卡地”。“红小院”以“红小院课堂”“红小院议事”“红小院利民”三维度建强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为团结凝聚党员群众、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红色阵地”,让“老”院落重焕“新”机,实现党员群众走进来、留下来、聚起来。

  担山“红小院”是兴福街道不断推进村党组织提升工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街道丰富担山“红小院”、演马“红色同心苑”党建品牌内涵,以点带面驱动创优村跨越升级,激活了“创优—示范”梯次跃升新动能。同时,立足各村特色产品、手工艺品等,做好“幸福家园·‘益’路同行”公益市集活动,推介“兴福好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兴福街道试点社区的居民微信群,AI社工“泉小智”24小时在线应答……通过数字化社区工作平台,街道归集辖区组织、人员信息,将政策咨询、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等高频事项“搬”进手机。这是兴福街道不断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街道开展村(社区)“AI社工”暨数字化社区工作体系培训会,推进济南基层智治工作平台填报,并指导试点社区将“AI社工泉小智”接入社区居民群,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025年,街道分批次推进社区“去行政化、去办公化、亲民化”改造,首批完成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善形成集中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党群综合阵地;顺利推出辖区首个区级样板社区锦绣城社区,将党建工作与民生幸福紧密相连,把社区建成群众满意的“幸福之家”;筹备谋划新社区建设,推进锦绣首府新建社区规划设计,合理划分管理区域,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完善党群阵地建设,优化便民服务事项;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凸显社区工作特色。

  擦亮文明实践“金名片”
  
  “过马路请走人行道!”近日,党员志愿者老赵在腊山河西路路口引导文明出行,成功劝阻多起交通违规现象。兴福街道聚焦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养犬等“十大文明行动”,广泛传播文明新风,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兴福街道已形成“出门有服务,随处可参与”的良好氛围,街道通过“党建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擦亮“兴福花开”文明实践品牌,构建“有阵地、有队伍、有资源、有活动、有品牌”的“五有”志愿服务体系,让志愿服务走“新”更走“心”。
  
  同时,兴福街道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健全志愿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多点开花的志愿服务阵地,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构建以“禧柳客厅”党群服务综合体为核心,2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N个志愿服务组织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三级阵地矩阵。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60余支,在册志愿者2700余人,年均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场,着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5年,兴福街道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兴福合伙人”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机制,搭建起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协同参与的公益平台,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多元资源。举办“兴火·共治”公益项目创新大赛,20个社区创新公益项目同台竞技,不断激发社区创新活力。同时,街道聚焦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新市民等群体需求,打造“青春指南·筑梦童年”青少年公益课程等近30个特色项目,开展多样化服务活动,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在兴福,真幸福”成为每一位居民的真切感受。
  
  从党群服务中心里漾出的欢声笑语,到楼宇企业中扎根的红色驿站;从“AI社工”迅捷精准的智能应答,到志愿者俯身服务时温暖有力的双手——兴福街道以党建引领为“针”,以精细治理为“线”,在基层的广袤画布上,绣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图景。展望未来,街道将继续以初心为墨、以创新为笔,书写更有温度、更具智慧的治理答卷,精心描绘新时代“兴福图景”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