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高招会,送“招”上门

        早上六点半,历城二中逐渐苏醒,并越发热闹了起来。从各校花式招生手册、伴手礼,到各种特色校园文化衫,标志校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历城二中会场,看到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百所知名高校招生工作组的陆续入驻,也见证了怀揣着对未来期待的考生与家长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或驻足查看院校介绍,或掏出手机记录关键信息,共同奔赴这场关乎人生方向的“未来之约”……从同学相约的报考咨询,到父母全程陪伴的专业问答,从一对一的校生互动,到数据精准触及的百校争锋,万人问策,这场山东精品高招会为校与校、校与生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北京交通大学的展位前,历城二中高三2班的褚睿宇,高考分数624分,6月26日一早,她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高招会现场,咨询报考的细节和“权威数据”,“我的意向专业一直都是法学,也在会场咨询了几家高校的法学专业。线下咨询,比我之前在线上搜索的咨询和内容,更直观也更丰富,几家高校的招考老师也非常热心地给我的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对于学习,褚睿宇觉得就是要“稳扎稳打”。“听课的时候不要单纯地听,听一方面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走,但更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她认为课后的巩固与复习也非常重要,“基础稳了,才能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变通和思路。”

  “不少展区除了招考老师,还有一些是我们学校历任的学长学姐。校友的身份让我觉得很亲切,当然学长学姐们不仅给我们分享了学校和专业上的知识,也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新的憧憬。”与同学相约前来咨询高校和报考情况的齐同学告诉记者,“我选的是纯文,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比预想的少了大概10分。之前有几个原本以为稳的学校,现在可能冲一冲才能够得上,但这次线下来咨询后,我又重新收获了自信,留给我可以选择的专业其实也有很多。”对于学习,齐同学总结说,“兴趣很关键,感兴趣了就多去了解,了解得多了自然也就能学得深入,学得扎实。”“但也要特别注意的是,均衡发展,像我就吃了偏科的亏。”学习方法上,她表示要学会做笔记,整理好错题,做好易错知识点备案。

  “这是我们家第一个孩子参加高考,没啥经验,所以不到八点,我们就到会场了。现场我们也咨询了几家高校,材料装了一兜,现在心里多少有点谱了。”高招会现场,一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与高校老师的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既安心,又有踏实感,“我们之前也在线上做了咨询,偏差有点大,所以就想通过这场精品高招会为孩子找个好专业、好学校,奔个好前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