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从预防到康复,关注听力诊疗全周期

共筑儿童听力健康“防护网”

为小患者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点击查看原图
        耳朵是我们与世界之声的链接,是重要的感知器官。如何从源头干预,保障儿童青少年拥有健康听力和快乐童年?记者日前探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及听力筛查诊治中心,中心主任林倩表示,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听力健康,关注儿童、青少年等生命全流程,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医院也始终将儿童听力健康视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用专业和耐心筑牢儿童听力健康防护网。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董自青

  健全听力损失三级预防体系
  
  “小宇,竖起小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日前,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听力康复治疗室,医生正在为一名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小宇歪着脑袋,睫毛快速颤动,小手突然指向声源方向,奶声奶气地说:“铃铛!”医生竖起大拇指,鼓励小宇说:“你真棒!”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听觉敏感度下降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世界上约有4.3亿人患有听力障碍,包括3400万儿童,超过世界人口的5%。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0.1%~0.347%,其中有超过50%的患儿由遗传因素导致。
  
  听力损失的预防至关重要,而三级预防体系则是守护听力健康的关键防线。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保障宝宝拥有健康听力的第一道关卡。在新生儿阶段,医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及漏筛者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或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则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确诊。除了新生儿筛查,医院还将听力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常规项目,在儿童6、12、24和36月龄时重点进行听力保健,确保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林倩介绍,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0年来,医院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约25万例,确诊听力损失1200余例,均得到及时干预及治疗,把新生儿听力损失的三级预防工作,推进到二级乃至一级预防领域。

  “儿童处于语言、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听力障碍若未能及时发现与干预,将对其语言发育、学习交流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由于儿童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听力不适,加上部分家长缺乏相关意识,致使不少听力问题被延误。”林倩强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孩子出现对声音反应不灵敏、语言发育迟缓、口齿不清楚、经常要求重复话语等情况,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打造高起点的听力筛查康复中心

  早在2000年,山东省内尚无专业的听力筛查诊断机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便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并成功成立了全省唯一的集筛查、诊断及干预为一体的济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治中心。
  
  为了确保听力筛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该院参与制定了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培训教材,山东省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该教材至今仍是临床听力筛查的重要指南,为全国范围内的听力筛查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此后,医院的听力筛查工作不断完善,筛查率逐年攀升。目前,济南市听力筛查率已达到99%以上。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推进,2002年,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开始负责全市听力筛查网络管理,对全市各级分娩机构每年进行督导检查工作。开展从出生到6岁听力及言语的系列筛查,助听器的超早期精确验配与听力康复。2017年,牵头成立“全国儿童罕见病及聋病防控联盟”,已形成28家防控联盟单位,通过互联网转诊平台资源,建立数据库,在联盟单位之间实现互联网+双向转会诊,便捷诊疗。2017年还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耳聋一级预防合作单位,2019年加入国家耳鼻咽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耳聋基因筛查与诊断临床多中心研究合作单位。2022年牵头成立济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授予全国首批全生命周期听力保健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单位。
  
  走进听力筛查康复中心,宽敞明亮的环境让人感觉温馨舒适。该中心不仅提供专业的听力诊断服务,还注重助听器验配及之后的康复训练。医院拥有一支由儿科医师、听力师、特殊教育、言语治疗师、康复师组成的多学科康复团队,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聆听技巧、构音能力训练、言语训练、语言认知训练、AVT训练、经颅磁治疗、音乐治疗等。同时,医院还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让家长了解康复知识和方法,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过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康复。

  探索筛查康复新模式

  不断推进学科发展,使学科始终处于全国前沿、全省领先的地位,是医院听力筛查康复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心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听力检测设备,如纯音测听仪、声场行为测听、声导抗测试仪、听觉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等,这些设备能够对儿童的听力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林倩告诉记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耳聋基因筛查作为听力筛查的重要补充逐渐成为预防遗传性耳聋的重要手段。“通过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和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为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有效预防遗传性耳聋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确诊为听力损失的儿童,进一步的基因检测也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林倩介绍,医院自2013年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至今,目前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完成了全省地方性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依托完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和0—6岁儿童保健体系巩固现有的诊治特色,开展遗传基因二代测序,对听力相关综合征、生长发育偏离,眼病、发育行为异常(如孤独症)等进行基因检测,探索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目前累计新生儿聋病基因筛查8万余人次,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率占5.1%左右,省内其他医院新生儿聋病基因检测千余人次。十余年间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因筛查数据,对我国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遗传学数据支持。
  
  在康复治疗方面,医院不断探索创新康复模式,将传统康复治疗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为听障儿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里,配备了言语评估与训练系统、口肌训练工具、经颅磁治疗、构音语音测量与训练、可视音乐训练、听觉处理障碍检测与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言语治疗师通过一对一的训练,帮助听障儿童改善发音、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听觉训练室里,孩子们在专业听力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有趣的听觉训练游戏,如听声辨物、声音模仿、听觉记忆训练等,提高听觉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康复师还会为孩子们进行肢体运动、平衡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听力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关乎着孩子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未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聆听世界的美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林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