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未来云谷:科技为翼 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商报济南消息 在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济南市中区以“山东未来云谷”为核心载体,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依托科技创新构建立体化产业生态,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区。作为济南市重点打造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未来产业集聚区,山东未来云谷通过数字孪生、AI算法、确定性网络等前沿技术赋能,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迈向“场景”,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未来云谷以“算网用一体化”为战略支撑,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数字基础设施。园区着力打造不低于500P的液冷与风冷相结合的异构智算中心,PUE值低于1.3,可高效支持低空飞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模型训练。同时,依托刘韵洁院士团队研发的确定性超融合网络技术,铺设不少于55公里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网络,促进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系统集成。
  
  在场景应用层面,山东未来云谷园区计划建设市中区数字孪生底座,并依托孪生底座建设低空飞行控制平台,叠加AI识别算法,平台可实时模拟飞行路径、规避障碍物,并动态优化航线网络,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高效支持,加快探索低空经济的创新模式和商业化路径。
  
  作为山东省首个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山东未来云谷低空经济起降场项目计划建设7000平方米低空起降场及配套设施,一期建设1600平方米低空起降场和无人机4S服务中心,配备起降场、航站楼、塔台、机库、无人机展销中心、无人机维修中心等,致力于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营中心,实现山东省城市内无人驾驶航空器eVTOL首飞。同时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园区计划在市中区储备4—5个起降点作为二期建设项目,围绕城市综合需求,开展规模化场景运营。
  
  在产业发展方面,山东未来云谷低空起降场项目面向腾讯、山东未来集团、软通动力、泰维能源等园区龙头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低空+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孵化培育,有效提升园区招引水平和能级,实现不同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和效益倍增,吸引更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园区的整体实力。
  
  以科技为翼,以场景为锚,山东未来云谷正书写低空经济的“济南答案”。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一座引领未来、辐射全国的低空经济高地,已然展翅腾飞。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