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畦青菜
◎文/李永斌
姥姥家门口有一畦菜地,地里春植韭菜夏育黄瓜,秋种萝卜冬收菜花。红彤彤的西红柿灯笼般挂在竹架上,细长翠绿的豇豆像流苏一样垂到地面,远处看去,密密麻麻,风雨不透。垄沟里,毛芋头的叶子坚挺而广阔,如一柄柄撑开的绿伞,乍一看像长在旱地里的莲叶,似生在干土里的荷衣。那些鲜嫩的蒜苗总是挂满露珠,在太阳底下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土豆成熟时,青翠的枝叶将覆盖在表面的白色塑料薄膜顶破,露出一簇簇绿植,仿佛是生长在雪山之巅的树林。因为土壤稀松肥沃,这时只需轻轻一拔,那些个头硕大、模样匀称的土豆便被薅出地面,将它们身上的泥土去除,一个个立马现出庐山真面目,它们色泽金黄、皮薄光滑,还散发着浓浓的泥土芬芳。
这块地是姥姥一锄一锨亲自开垦出来的,自从姥爷去世后,她就每天侍弄菜地,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搬储。在她的辛勤劳作下,看起来一年四季好像有吃不完的青菜,但听说姥姥却总是时不时去集市上买菜,这事让我十分费解。明明地里收获了数不胜数的新鲜果蔬,难道还不够姥姥一个人吃的?关于这件事,我曾经询问过母亲,母亲却笑而不答,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纠缠不过的母亲却神秘地撂下一句话:“自己去找答案。”
细细想来,自己确实也已经好久没回乡下看望姥姥了,于是在去年冬天我趁着假期专程坐车去看她。公交车站就设置在姥姥村东头,而她的老屋恰恰在东头拐弯处。当我下了车时,正看见姥姥倚靠在墙根底下晒太阳,那片绿油油的菜地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一样铺在她的面前,老远就能看到种的水萝卜和小白菜。我刚想大声喊一下姥姥,此时有一群山羊“咩咩咩”叫着跑到了菜地里,它们像是饿了三天的乞丐掉进了面包池中,立马对着萝卜缨和白菜疯狂地啃起来。而姥姥却不驱赶它们,只是微笑着看,仿佛吃的不是自己的菜一样。我以为是姥姥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不愿起身驱赶,于是想奔跑过去替她赶羊。正在此时,一位放羊的老大爷拿着鞭子冲了上来,对着羊群就是一顿抽打,那些羊禁不起疼,跑出了菜地。大爷朝着姥姥抱歉道:“你看,好好的菜又让这群羊给糟蹋了,真是对不起啊!”
姥姥的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她说道:“自家种的,又不值钱,谁吃不是吃?您老要不嫌弃,顺手拔几棵萝卜白菜吃去吧!我也吃不了,回头还得烂地里。”
大爷笑着答应,随手拔了几棵抱着走了。我似乎有点明白姥姥为什么老是守着菜地却缺菜吃了。
从姥姥家回来半年后,因为怕一个人在老屋出意外,三个舅舅便决定轮流伺候她。但她却有个条件,不管在谁家住都要给她腾出一块地来种菜,或大或小均可。她在舅舅们的房前屋后都种上菜,菜收获后挨家挨户去给邻居们送,送到最后自己所剩无几,依然赶集去买菜,这让舅舅们哭笑不得。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舅舅舅妈们发现,那些原先不太有交集甚至是吵过架的邻居们竟然主动和自己搭起了话,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其实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一样,这都要归功于姥姥的那片菜地。
姥姥常对我说:“这菜地多养人,种啥收啥,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青菜,心情就好,并不是为了吃而种,你算算,搭上种子化肥和人工,还不如在集上买的实惠。但我就想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方便一下邻里,如果在集上买的人家能忍心要吗?这菜看起来是种在地里,其实是种在了心里,心种一畦青菜,整个人才能永葆青春,血液才能健康循环。”
母亲让我自己找答案,看来我以前只是理解到了皮毛,现在才真正知道了姥姥的大智慧,“心种一畦青菜”,这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姥姥家门口有一畦菜地,地里春植韭菜夏育黄瓜,秋种萝卜冬收菜花。红彤彤的西红柿灯笼般挂在竹架上,细长翠绿的豇豆像流苏一样垂到地面,远处看去,密密麻麻,风雨不透。垄沟里,毛芋头的叶子坚挺而广阔,如一柄柄撑开的绿伞,乍一看像长在旱地里的莲叶,似生在干土里的荷衣。那些鲜嫩的蒜苗总是挂满露珠,在太阳底下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土豆成熟时,青翠的枝叶将覆盖在表面的白色塑料薄膜顶破,露出一簇簇绿植,仿佛是生长在雪山之巅的树林。因为土壤稀松肥沃,这时只需轻轻一拔,那些个头硕大、模样匀称的土豆便被薅出地面,将它们身上的泥土去除,一个个立马现出庐山真面目,它们色泽金黄、皮薄光滑,还散发着浓浓的泥土芬芳。
这块地是姥姥一锄一锨亲自开垦出来的,自从姥爷去世后,她就每天侍弄菜地,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搬储。在她的辛勤劳作下,看起来一年四季好像有吃不完的青菜,但听说姥姥却总是时不时去集市上买菜,这事让我十分费解。明明地里收获了数不胜数的新鲜果蔬,难道还不够姥姥一个人吃的?关于这件事,我曾经询问过母亲,母亲却笑而不答,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纠缠不过的母亲却神秘地撂下一句话:“自己去找答案。”
细细想来,自己确实也已经好久没回乡下看望姥姥了,于是在去年冬天我趁着假期专程坐车去看她。公交车站就设置在姥姥村东头,而她的老屋恰恰在东头拐弯处。当我下了车时,正看见姥姥倚靠在墙根底下晒太阳,那片绿油油的菜地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一样铺在她的面前,老远就能看到种的水萝卜和小白菜。我刚想大声喊一下姥姥,此时有一群山羊“咩咩咩”叫着跑到了菜地里,它们像是饿了三天的乞丐掉进了面包池中,立马对着萝卜缨和白菜疯狂地啃起来。而姥姥却不驱赶它们,只是微笑着看,仿佛吃的不是自己的菜一样。我以为是姥姥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不愿起身驱赶,于是想奔跑过去替她赶羊。正在此时,一位放羊的老大爷拿着鞭子冲了上来,对着羊群就是一顿抽打,那些羊禁不起疼,跑出了菜地。大爷朝着姥姥抱歉道:“你看,好好的菜又让这群羊给糟蹋了,真是对不起啊!”
姥姥的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她说道:“自家种的,又不值钱,谁吃不是吃?您老要不嫌弃,顺手拔几棵萝卜白菜吃去吧!我也吃不了,回头还得烂地里。”
大爷笑着答应,随手拔了几棵抱着走了。我似乎有点明白姥姥为什么老是守着菜地却缺菜吃了。
从姥姥家回来半年后,因为怕一个人在老屋出意外,三个舅舅便决定轮流伺候她。但她却有个条件,不管在谁家住都要给她腾出一块地来种菜,或大或小均可。她在舅舅们的房前屋后都种上菜,菜收获后挨家挨户去给邻居们送,送到最后自己所剩无几,依然赶集去买菜,这让舅舅们哭笑不得。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舅舅舅妈们发现,那些原先不太有交集甚至是吵过架的邻居们竟然主动和自己搭起了话,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其实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一样,这都要归功于姥姥的那片菜地。
姥姥常对我说:“这菜地多养人,种啥收啥,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青菜,心情就好,并不是为了吃而种,你算算,搭上种子化肥和人工,还不如在集上买的实惠。但我就想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方便一下邻里,如果在集上买的人家能忍心要吗?这菜看起来是种在地里,其实是种在了心里,心种一畦青菜,整个人才能永葆青春,血液才能健康循环。”
母亲让我自己找答案,看来我以前只是理解到了皮毛,现在才真正知道了姥姥的大智慧,“心种一畦青菜”,这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